婆婆是一个月前过世的,我第一次全程参与葬礼,对葬礼习俗有了全面的了解。
婆婆是下午3:30过世的,婆婆过世后,我们赶紧打电话给附近住的叔叔和婶婶,他们俩过来帮我和嫂子给婆婆穿衣服。要是穿得晚的话,身体僵硬会不容易穿。(找人帮忙或者借别人家东西,是需要给别人小费的,几元钱或者几十元不等,提前换好零钱,给别人时用小块的白布包着。)
穿好衣服后,在堂屋对着门口的地方,地面放一张凉席,铺上被子,然后把逝者抬过来放在地铺上。进门处,摆一张小方桌,点燃两根长生烛放上边,方桌上摆放的还有:煮熟的一块肉;引路鸡(提前买的,用的时候需要搦死);还有一个食品罐(比饭碗稍微小一点的扁的黑陶罐),食品罐上有一个饼(饼被儿子们各咬一口再放罐子上)。桌子前靠着门口的位置,有一个瓦盆,烧纸钱用,瓦盆还得提前钻几个洞。
葬礼前一天,还需要和面做一种砸狗饼儿,逝者多大年龄,就做多少个。婆婆73岁了,就做了73个。和好面后,把面揪成一个个小球球,再摁成扁圆形的,和饮料瓶盖子差不多大小,最后放到平底锅上,炕熟,用白布包起来。剩下的面做一个大饼子,盖住食品罐。还要准备一把麸子,也用白布包起来备用。
找了邻居婶子帮我们做孝衣,算好亲戚的大致数量,扯孝布,葬礼当天用。
葬礼前,需要清理逝者的衣服,因为要往老屋(棺材)里塞。不能是带毛的衣服,还要把这些衣服任意地方撕开一个口子,不能用剪刀。
不管吃饭还是迎送来吊唁的亲戚朋友,屋子里不能没有人。婶婶告诉我们,由我老公和哥哥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女的就在屋里守着,不用出去送客人。
有亲戚来吊唁,老公和哥哥要迎上去跪下。
葬礼当天,挖墓坑的人在地里工作,主人需要派人送去一些吃的或者烟酒。
出殡当天,堂屋门外搭了塑料棚,逝者不能见天。
逝者抬进老屋,我们做儿子媳妇的用棉球蘸了清水给婆婆洗脸,那时候最为悲痛,哭得说不成话……然后塞她的衣服,上衣还塞上边,裤子还塞下边,一只手里放了包好的麸子,另一只手里放了包好的砸狗饼儿,三姨哭着说:“姐姐呀,你到了那边,有鸟有蚂蚁了,你把麸子扔过去,有狗咬你了,把砸狗饼儿扔过去……”这一幕不敢再回忆……
老屋盖子盖好后,要把上下两部分钉到一起,这时,我们要喊“妈,躲钉哩!”
大门外的路上,摆了两个露水桌,糕点水果之类,是婆婆的侄女和外甥女提前准备的物品。
出殡时手里拿的哀杖,也是73根。
哥哥端着瓦盆,要摔瓦盆(具体情况我没见),老公抱着婆婆的遗像。
婆婆的老屋放置进墓坑后,叔叔拿了五谷杂粮站在对面扔,我和嫂子用孝衣的前襟接住,然后弯腰抓一把土也放进去,这样依次在四个角接一遍。然后我们女的就回家了,路上不能回头,把这些混合着土壤的五谷杂粮倒进堂屋门后。男人们在地里把墓坑封上,堆成坟墓。
三天需要“圆坟”,正好下葬那天是婆婆过世的第三天,吃完午饭后去圆坟,包了73个素馅饺子,煮了稀米汤装进水桶,叔叔还挖了四棵葱和四棵蒿子。
下午去到婆婆坟墓前,把蒿子和葱四个方向栽下,我们依次舀着米汤环绕着坟墓浇,呼唤婆婆起来喝点米汤。然后吃了几个饺子。(舅舅说,饺子不能带回家,吃不完也可以分给路人,前院的邻居大婶提前嘱咐给她的小孙子留几个,说是吃了免灾)
三天“谢孝”,我们是葬礼第二天去舅舅家谢孝的,其实就是买了礼物去舅舅家,看到舅舅他们,我们四个一齐跪下磕头。
今天是婆婆“五七”,回老家祭奠婆婆,按照习俗今天中午饭店里安排,亲戚们一起吃饭,但是这样的形势,都在家里发烧生病,或者是病后恢复,根本就不能聚到一起。大舅说要不百天再安排一起吃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