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实际控制人司马昭借机问刘禅,你想不想念你的家乡蜀国?刘禅想都没想就回答道,我在这里面过得很嗨,夜夜笙歌的,早就把蜀地那些事忘得一干二净了。这就是乐不思蜀的典故,刘禅也因此成为了千古笑谈。
不过这些年,好多人又对刘禅的这个行为有了全新的解读,很多人说这刘禅毕竟做过皇帝,司马昭万一有了杀心,可如何是好?刘禅的装傻充愣完全就是为了自保,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说这个结论的人,要么你就是没把书读完,要么呀就是逻辑思维上有点问题,他们并没有了解乐布斯鼠的全部事件。在那次酒宴之后,蜀汉政权的一个旧臣叫西正,他就跟刘善说,大哥,你这么说话太给你爹脸上贴金了,咱们不能这么干了。他司马昭下次要是再问你,你就得哭着说,你就说你爹的坟在西南那个方向,离自己太远了,想去祭拜都十分的不方便,我这没有一天不想念家乡的,说完咱还得哭,好好给他司马昭看看。结果这司马昭又问了刘禅一次,刘禅就照西正郊的说了一遍。司马昭听完一愣,就说,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像西正说的?刘善大吃一惊,立马回答道,对,就是他教的,结果闹的全场人是哄堂大笑。
从这件事你就想吧,司马昭要是不问,那一句刘禅大智若愚,装傻充众的人设还站得住吗?司马昭说西正这个话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刘禅显然是没想到司马昭会这么问的,结果他自己就实话实说了。刘禅的这种表现,你真的觉得他是大智若愚吗?我是没感觉到。而且杀亡国之君的常吏是从南北朝时期才开始有的,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诛杀司马皇族,这个时候才有了这个习惯。汉献帝当年都没有为曹家所害,善终东吴的孙浩也没事,当年孙浩的吴国覆灭之后,他被俘虏到了洛阳。晋武帝司马炎是大雁文武百官,还给孙浩设了个特别的座位,顺便告诉孙浩,这个位置我设了很多年了,就是等着你来做。孙浩听到这个话受到侮辱,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司马炎的吗?孙浩恶狠狠地告诉司马炎,我在南方也设了同样的座位,在等着陛下您呢。孙浩连这话都说得出口,司马炎都没要他的命,还给他封侯,让他衣食无忧的善终。你就想想,就连曹位的末代皇帝曹焕都善终了,司马炎都死了,人家曹焕还活着好好的,比起曹焕对司马氏的威胁,他刘善算个屁,你司马家的天下不就是从人家曹家手里面抢过来的嘛。
所以说现代人都是一厢情愿的过分解读了刘禅,估计后人给刘禅的这些猜想,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说白了,刘禅的乐不思蜀就是他内心最真实的邪道,没有什么装叉重容,大智若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