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下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围一丈。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与人梦,或喻巫祝,欲得啖女童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患之。共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辄夜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前后已用九女。
一岁将祀之,募索未得。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无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留。今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所无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不听去。终不可禁止。
寄乃行,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糍蜜麨以置穴口。蛇便夜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跳啮咋。寄从后斫。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法。其歌谣至今存焉。
东越国(汉初时东南的一个小国)闽中郡境内有座叫庸岭的山,有几十里高。在山北边低下的湿地中有条大蛇,有七八丈长,一丈粗,当地的人都很怕它。东冶的都尉和所属县城的官吏,都有都蛇咬死的。当地人用牛羊祭祀它,也不得安宁。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通过巫婆神棍告诉众人,想吃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都尉、县令、里长等大小官员都十分担忧,一起搜寻人家奴仆生的女孩子,或者有罪人家的女儿,到官府养着,到八月上旬祭祀的时候,送到蛇洞口。大蛇夜里出来吃掉小女孩,前后已经献祭了九个女孩。
有一年又到了祭祀的时候,官府没找到合适的女孩子。将乐县(今福建南平县)人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叫李寄,主动响应官府招募要去祭蛇,父母都不答应。李寄说:“父母不要挽留我。现在家里只有六个女儿,没一个男儿,虽有子女也如同没有。女儿没有缇萦解救父亲危难的能力,既然不能供养父母,只是白白浪费衣食,活着没有用处,不如早点去死。把李寄卖了,还能得到一点钱,来供养父母,难道不是好事么?”父母怜爱小女儿,不让她走,却最终没法禁止她离去。
李寄就去了官府,请求给她一把利剑和一条能咬蛇的猎狗。到八月祭蛇的日子,就去庙中坐着。手里拿着宝剑,带着猎犬,她将几石掺着蜜麨的饭团放在蛇洞口。大蛇夜里钻出来,蛇头大得如同盛米的囤,眼睛就象两尺大的铜镜。它闻到饭团的香气,就先去吃饭团。李寄趁机放猎犬去咬蛇,自己也从后面拿剑斩蛇。蛇就跳出来,死在了洞口前。
李寄进入蛇洞,找到了九个女孩的遗骸,全搬出洞来,大声说:“你们太怯弱,才被蛇吃了,太可怜了!”然后李寄这个女孩子就缓步回去了。
东越国王听说后,就娶李寄为王后,把她父亲封为将乐县令,她母亲和姐姐都有赏赐。从此以后,东冶一带再没有妖祟邪鬼。有关李寄斩蛇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李诞女》载于《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妇人”类。李寄斩蛇的故事,流传很广,此文赞扬了李寄小小年纪,却智勇双全,为民除害的精神,也反映了官府的无能与残暴,有着积极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