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老师说,他的课程视角是从微观的、具体的角度,逐渐延伸到宏观的、抽象的视角。细细一想确实是这样,这门课程就是从行为的发展、心智的发展,逐渐延伸到了关系的发展、转折期的发展。这样递进式的安排,也确实是增加了我们队自我发展的理解。
所以本文将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看我们在人生特定阶段的课题和困难。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生的发展过程,就是自我发展不断扩大的过程。而这个不断扩大的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青春期开始的人生的前半段,是收集的阶段;二是人生的后半段,即我们进入了分发的阶段。我们把前半生收集的东西分发出去,去关心自我以外的其他人,关心我们的下一代。这篇文章我们将要讲一下前半段人生中的第一阶段:青春期。
身份认同
我们对青春期最大的印象就是叛逆,每个人都不例外。不知道您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会叛逆。因为我们要寻找内心的身份认同。那什么是身份认同呢?这个概念包含的含义还是有一些复杂的,你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
当一个人获得了身份认同之后,他就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答案。
而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期,无疑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所以说在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叛逆。
你想想,青春期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生理上,你要面对陌生的、逐渐成熟的身体和强烈却羞于启齿的性欲;在家庭关系上,一方面你还要依赖你的父母,另一方面,你又开始尝试脱离家庭,来为自己争取独立的空间;在社会上,一方面你开始参与社会,另一方面,你却对社会一无所知。可是,只有你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你才能真正参与成人社会,否则你就一直会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聚光灯效应
想要寻找身份认同,难免就会对自我的形象过度关注,并且很在意别人的评价。目前心理学领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效应就叫做:聚光灯效应。不只是青春期的孩子,所以有人都会有这种效应:即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并且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但是由于在青春期,我们的社会阅历以及心智都不够成熟,所以我们在这种假想的聚光灯效应之下,就会带来两种典型的反应:
一种,是对社会标准非常顺从。既然别人的评价很重要,那我就按照别人的评价来。别人觉得成绩好很重要,那我就努力学习,别人觉得金融专业好,那我就去学金融专业。可是,顺从他人的评价,是很难发展出坚定的身份认同的,只会把他们变成特别听话的孩子。
一种,是对社会标准非常反抗。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是通过反抗父母,来宣示自己合法的成人身份的。你觉得应该好好学习,我偏不学;你觉得我循规蹈矩,我偏不听话,我偏要当杀马特。成人越是看不惯,越是批判这种文化,就越增加了这种亚文化的压力。因为他们就是想通过坚持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来告诉你:“我与你不同”,从而确认“我是谁”。
刻意的反抗也会变成另一种在乎,因为他们要确认的价值,还是建立在他们所反对的东西的基础上。所以顺从和反抗是同一种东西的两个不同侧面,在这个基础上,都很难建立起自我的身份认同。那到底该如何建立身份认同呢?获得这种身份认同的标志又是什么呢?
做好自己
陈海贤老师说,他曾经接待过一个特立独行的孩子,最开始见这个孩子的时候,他穿着特别另类,像一个摇滚歌手,而且还留着长头发。在聊天的过程中,他给陈老师讲了很多他对这个社会的愤怒和不满。比如:父母根本不关心他想要什么,就知道让他好好学习;整个社会充满了虚伪和压迫,让人看不到希望等。最后,陈老师问了他一句:将来你想做什么。他说想去学艺术,学艺术是很多年轻人逃避生活的借口,所以陈老师也没有当真。
后来这个咨询就中断了,大约是三年以后,陈老师又见到了他。此时的他已经真正进入了一个国外的艺术院校,穿着不再是那么另类,但很有艺术家的风范。他说他之所以过来,一是来看看陈老师,二是问问陈老师有没有什么减压的方法,因为最近他的学习压力太大了。陈老师很奇怪,为什么这三年他的变化这么大,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原来,他爸看到他生活不上进,就真的把他送到了国外学画画,而在学画画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人生的榜样——自己的美术老师。这个美术老师自己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从农村一步一步奋斗,才变成一个小有名气的老师。他很佩服这个老师,这个老师对他也很好,坚信他很有才华,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去考美国的一个艺术院校。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他会让你找到人生的榜样。
陈老师对他的问题很奇怪,就问他:“你不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吗?不是觉得学习和工作没有意义吗?那干嘛这么努力呢?”他好像忘记了这事,说:“是呀,是很不公平。可是,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呀!”
这句“社会是不公平,可是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两个重要的道理:
一是:是我的人生,需要我自己来负责。
二是:就算我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有不满,我也不需要说出来,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最关键的是,当他这么说的时候,他在自己的思想里,以及可以容纳矛盾了。而一个人获得身份认同的标志,就是为自我负责,以及学会容纳矛盾。
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他真的开始学习画画,找到了信心,而且有一个欣赏和帮助他的老师的时候,他获得了稳定的身份认同。这个时候,他就不再那么过度的关注自我,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也就逐渐克服了青春期的自我中心,开始参与真实的成人社会。所以说,身份认同能够帮助我们从假想的被评价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自我认可的能力。因为这种自我认可的能力,我们和别人的关系,也就变得更平等了。所以说,我们应该对那个未来的画家说:“欢迎来到成人的世界!”
我是徐建航,这是我写的第77篇文章,欢迎你加入007社群,七天写一篇,一起写七年,七年之后一起去南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