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自我发展心理学#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见
关注《自我发展心理学》这门课,是因为真正想要改变。如果能把这些课程里提到的理念和方法,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把这门课当做一个工具,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
你为自己不改变所找的所有借口,像是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它们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呢?
第一个原因是,你误认为只有你的选项足够理想,这才算有选择。如果你的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其实,这句话正确的表述是:你还不愿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冒险,所以选择忍受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没有选择的第二个原因是,逃避对自己的责任。
在这里,我希望你换一种思维方式,不是思考“谁对谁错”,而是思考“有用没用”。
改变需要勇气。
斯科特·派克(Scott Peck)是美国著名心理医生,他有一本经典的书,叫《少有人走的路》。年轻的时候,因为责任心太强总是加班加点,疲惫而又家人抱怨。去找他的主任医生商量,主任不理他。当时派克医生很生气,后来忽然就认识到:主任说得没有错。我的时间是我的责任,如何安排时间应该由我自己来负责。花更多的时间接待来访者,这也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
去找主任是找一个人为他负责。
没有什么比走一条很难的路更能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了。
改变需要自省。
反省并不轻松,它有时候还让人痛苦,可这正是改变的契机。
据说,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咨询室里放着一根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怜”,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恶”,最后一面刻着“怎么办?”。每次有来访者到他的咨询室里,他都会拿出他的三面柱,问来访者:“你选择谈什么呢?”
感
我会选择怎么办?
你为自已不改变找的所有借口通通是你的选择,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也是你的选择。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选择改变。
斯科特·派克,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医生,都会不自觉地把选择的责任推给别人,更何况我们这些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人。
所以学会肯定自已,有勇气改变自已,制定了七年新生计划。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面对各种变化,不免会懈怠、会怕吃苦、会没钱、没看到改变的益处,从而离目标越来越远。
想放弃想逃避,想为自已找各种理由做借口,开始了另一种选择。
自省真的很难,很难做起。
思
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建议我们先从定一个改变的目标进行跟踪,自已一定要克服贪婪心态,不要想一下子把自已变了一个样,全方位的改变自已,结果因时间、效率等原因而放弃。
做好时间管理,确保改变有规律。
比如在币乎发文,开始练习定时发文,定在22:33,就不要变过来变过去。
注意协调好几个改变点的时间协调和谐。
如:每天8000步、冥想、早睡早起的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保证。定在22:33 发文,后通过冥想早睡。那么8000步和币乎的互动点赞要在发文前完成。
学会取舍,找到你最需要提升的目标。
如:简素前几天还在纠结币乎收益的问题,好文真的有好报吗?在币乎不见得,但气人的是现在还不能写出好文啊!互赞是因为有同频的伙伴,从他们身上学到的获得的绝不是用钱来衡量的。
行
既然选择了改变,就要采取行动,简素的七年目标的第一年还剩下三个月时间,这三个月要将巩固前期的目标。
《自我发展心理学》有50节课,中途日更会写些其他的话题,按陈海贤老师的要求确定一个目标跟着课程来走一遍,那我确定的是一个组合目标。
从今天开始执行定时发文、早睡早起、冥想。明天开始再加上8000步。并作好打卡记录。
定时发文有图片、早起不出局打卡、冥想在星球打卡记录、8000步截屏。
在币乎互赞有三个时间点:一个是早起、中午和发文前。
而且要确定点赞的具体目标,争取有双休日列一个表格,对常期支持我的老铁进行互赞支持,同时对给予过自已的帮助的战友主动点赞。
至于自已有多少收获,就不用在意,关键是要继续学习如何写出好文章。
三个月的时间改变自已,养成巩固一个好习惯,请各位见到的战友监督支持哦!
运用见感思行卡片写作法写下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