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用中医爱自己

学会用中医爱自己

作者: 一只LAZY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09:15 被阅读0次

早上同事在聊天说医院的床位难,聊起把生命看重点,我过去拿东西,听到了心想,哎呀,终于找到把生命看重点啊!我说我在读黄帝内经啊,这位同事就说读了有什么用啊,要理解,就像你读了还在吃垃圾食品有什么用呢?

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人之常情。这个社会给与我们的诱惑和不安定实在太多了,明明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吃还是想吃,比如说雪糕,现在没有上市却市面上就有卖的西瓜,我们该怎么把自己的命看重点呢?

我就随之说了一些我认为读经典有用的例子。

比如孩子生病不那么着急了啊,一些问题,感冒发烧,咳嗽都能自己解决啊。能够物理治疗的就采用艾灸,刮痧,推拿,泡脚等等。能够食疗的就姜枣水准备着,各种健脾胃的食物,我最喜欢用的就是板栗了,熟吃健脾胃去湿气,生吃强腰骨,简直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贝啊!

同事直接对我说,和你说不通,呵呵!弄得我好尴尬啊!然后回到我的办公室去了。

首先我自己觉得读经典是有用的,比如说食其时,百骸埋,意思就是我们要了解四季运行规律,吃当地当季节的食物,这样我们就不容易生病,过去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说法,以前不懂,现在学习了经典,更能深刻的理解经典的智慧了。

有时候有的人离开家乡了会带上家乡的一点土,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为了怀念家乡,这也是对的。

唐僧取经临走时,皇帝在地上捻起一捻土放在唐曾的手心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这是告诉我们不要忘本,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本,根本,大地就是养育一切的根本,这样讲是不是对我们的大地产生了非常亲切的感觉呢?所以我叫大地为大地母亲。二是,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如果到异地有水土不服的情况的话,用家乡的土冲水喝,就会缓解。这个很多人相信都有听说,当然也有实践的。最常见的就是有的人外出身上长东西,回到家乡就好了,不药而愈。这个其实就是我们习惯了生育我们的地方,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习性,环境,以至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功能。

皇帝内经中也谈到一年四季的规律,我们该如何作息,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第一个季节是“春”。我们先看一下,“春”字是怎样写的:“三”是个“乾卦”,为天,代表阳气,“天之阳”来了;下面是一个“日”,代表“地之阳”,“地之阳”也上来了;人就在两个“阳”中间;为“春”。

经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后面还有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的养生规律,这里就不多说了,想了解的可以去看下原文,其实很容易懂得,和白话文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意义深远,大家说我们读经有没有用啊!

读经直接受益的是自己,在每天的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固化了20多年或者说中国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这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改变习性,不良的生活习惯累积去改变,我们运用137累计法读经典,每天读一点,每天进步一点,通过学习自己了解了很多生活习惯的弊端,然后从自己开始做好,接着照顾好家人的身体,做一个合格的家庭医生,对父母这是孝,对夫君的爱,对孩子的慈。

我们都知道现在医院的床铺好贵啊,看病好贵啊,没有熟人基本上一个床位好难求啊。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学习怎么养生呢?纵然一开始不了解怎么看病,治疗,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哪些生活习惯是正确的,那些是不对的,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在提升中觉察改变呢?

当我们改变了生活习惯,其实就可以不用去医院了,改变了生活心态,癌症基本不会找你。

所以无论你怎么看重自己的生命,到最后还是求的是医生,那你其实就是没有看中自己的生命。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医院是西医为主,中医,或者说真正的中医几乎在小县城找不到,但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医学而在日本,韩国,美国等都在学习呢?

曾经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也许以后最好的中医我们要去外国学习了。因为美国会投入很多经费让他们的人来中国学习中医。

这是我搜索到的一篇美国人学习中医的文章,真的会让我们脸红。

大家也可以去淘宝搜索,卖的很好的日本方剂就是我们汉方伤寒论的方剂,比如有种药叫汉方桂枝汤,就是伤寒论中重要的一种方剂之一。

学会用中医爱自己 上传中,请稍候... 上传中,请稍候... 学会用中医爱自己
学会用中医爱自己

读过《伤寒论》的家人们,这些是不是很熟悉呢?

很多人都知道,西医看病快,中医调理身体好,能断根,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个根源在哪里呢?

我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中医胸有宇宙,西医目无完人。

意思是中医的中字,代表的是中庸,中和,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其实就是阴阳平衡,所以中医调理身体,就是调理阴阳。

孩子积食了吃点过去的大火锅巴粥就好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在中医中有个方剂叫焦三仙就是治疗消化不良的,锅巴粥也算是焦米粥,也是健脾胃去湿气,助消化的,对孩子非常有好处。

还有保和丸,大山楂丸,参苓白术散,等,都是调理脾胃,助消化,药食同源的一些药物,学习了经典,我们就能分辨病症,对症下药,孩子也能照顾很好,自己也能照顾很好了。

 西医会让孩子得很多并发症的,如咳嗽引发中耳炎,很多妈妈在孩子耳朵疼之后以为是得了中耳炎,却不知道这是输液引起的。

我记得我女儿小时候因为自己的无知,什么也不懂,总是去输液,最多的一次是在妇幼保健院一天八瓶水,住了一星期的医院,后来回来不到一个星期又咳嗽,经常说耳朵疼,后来才知道是中耳炎,回家爷爷还给我孩子弄了土方法,后来没有带回来。

但是自从用了中医看病,或者说一两年没有去医院挂水之后,孩子再也没有说耳朵疼了,耳朵也没有流臭臭的黄水了,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并发症,大家是可以上网查询的,当然用中医理论也是可以解释的,耳朵也是一个排泄器官嘛!

药水是寒凉的,直接输入静脉,流入心脏,孩子的心阳就像太阳,还比较微弱,所以这样下去孩子面色发白,就是好了后很容易出虚汗,免疫力低下,内寒藏在体内,稍遇风寒,就容易内寒外感,来势汹汹,有小宝贝的妈妈可以多观察,时间久了自己就能总结规律了。

天地大宇宙,人生小宇宙,没有所谓的病,无非是风寒暑湿燥火的阴阳平衡问题,做加减法而已,所以我们学习经典,重要的不是去治病,而是让身体中庸,保持阴阳平衡,这个是非常简单的。

比如:天气冷了我们加衣服御寒,身体就暖了,这就是阴胜了助阳;天气热了减少衣服,或者吹风扇,,太阳太大了,躲在阴凉的地方,这既是阳胜了助阴。

宝宝积食了,就是吃多了,要么少吃点或者不吃,过去有种说法,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个饥就是老子中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要保持孩子肚子的一些空,才能运转,才能成长啊!一袋子谷子要想搅动是不是很难,要是半袋子搅动一下是不是很容易呢?所以老祖宗留下来的谚语都是经典啊!

寒就是对应孩子的体质了,孩子是鲜活的生命,属阳性生发的,稍动就容易出汗,所以和我们大人是不能比的。用太阳来讲就是晨曦中的阳光,越来越旺盛,所以不要用自己的身体来对比孩子的身体和感受了。

让身体随时保持阴阳平衡状态,不仅是外,还有内,所以学经典用处太多太好了,只有学过的人才懂得这种好的妙处了。

爱孩子不是给予我们自以为是爱的方式,而是孩子需要的那种爱的温度和感受。

这样讲来是不是很简单呢?

很多人觉得我们学习这个有什么用呢?

相信看过我这篇的都能知道一点学经典的好处了。

相关文章

  • 学会用中医爱自己

    早上同事在聊天说医院的床位难,聊起把生命看重点,我过去拿东西,听到了心想,哎呀,终于找到把生命看重点啊!我说我在读...

  • 学习与应用

    坚持学习中医知识,是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学做自己的医生,即使不会用药,不会治愈自己的健康,但是学习多一些知...

  • 2019-04-19正骨后结合六君子疗法,即为:砭、针、灸、罐、

    关注微信公众号 爱医讲坛《奇穴针灸》《方剂学》《中医经络腧穴学》《伤寒论》《黄内内经》《针灸学》《中医基础理论》《...

  • 学会爱自己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学习爱自己? 因为,当您学会爱自己,您才会用爱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当您学会爱自己,您才会用爱自己的方式去爱...

  • 爱自己之中医

    遇见一个姐姐说是泡脚去湿气,给她爱人,实用分享。感恩她。先留下来,有精力了就操作去。喜欢发型不知道是不是适合我。

  • 特种兵第十二天成长日记

    学的东西只有用了才是自己的!加油 !学不是目的 目的是会用!

  • 清楚自己需要的,才不会迷路

    我有个不好的思维习惯,爱批评、爱批评人事。 有个顶级中医师父,我也从他那里学调理身体的东西,保护自己和家人。 这位...

  • 湖北省首批师承中医,中医“衡法”理论第一人。

    湖北省首批师承中医,中医“衡法”理论第一人。 1953年生于江汉平原区中医世家,自小聪慧爱学,读古今善书,少年天才...

  • 脉说

    学医难,而学中医更难,学中医难而学中医脉学更难,相信这是大多数医生发自内心的感悟。自古以来,中医四诊,“望闻问...

  • 继续

    学中医一样,开始觉得谁谁都是神医,中医好神奇我也要学;学了一点后觉得所有名医全是不堪,都庸医,自己最厉害;最后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用中医爱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gu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