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天,聊到她最近腰痛的问题,去医院看已经成腰椎间盘突出,年级轻轻已成疾。话说这腰间盘突出再不是老年人的代名词了,越来越年轻化,这该如何是好?
下面我们先看看什么是腰间盘突出症
腰椎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形成腰间盘突出症的因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便是提早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
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972733/6e0980191431abf2.jpg)
腰背肌锻炼。
(1) 挺胸练习, 仰卧位, 双肘支起胸部, 腰背部悬空。
(2) 五点支撑法: 仰卧位, 用头部、双肘、双足跟五点撑起全身, 使背部腾空后伸。
(3) 四点支撑法: 仰卧位, 用双手, 双足撑起, 全身腾空, 呈一拱桥状。
背伸法: 俯卧位, 劲部后伸, 稍用力后, 抬起胸部, 伸直膝关节。先抬起一条腿,再抬起另一条腿, 然后将双腿同时抬起。双上肢向背后, 肘伸直双手拉起。身体上下两头翘起, 腹部为支点, 形似飞燕, 又称“飞燕点水”。
(5)俯卧撑: 俯卧在床上, 双上肢撑起上身, 两肘伸直, 双下肢挺直, 足尖为着力点, 上下屈肘, 带动全身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6972733/9b32b2ffbfb3f06f.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