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往常一样,事情一件接着一件。通过几件小事让我更加明白人才难得的道理。
以前觉得人和人才是差不多的,因为高等教育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去考大学,至少会接受大专的教育,所以我觉得人和人才是差不多的。读书和做事对人来讲是一回事,因为事之原理是相通的,书能读好的人,事情也能做好。但是工作的实践告诉我:原理相通是针对有悟性、有慧根的一少部分人而言的。芸芸众生虽然有个学历证书,其才值根本不及那有悟性、有慧根的一少部分人,所谓“才能不及中人”。
比如在一所学校或是一个单位,也能看明白这个道理。积极进取、卓有成效的人就是那为数极少的几个。大部分人从走上工作岗位直至退休是没有可观的成绩的,他们在岁月流逝中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平庸的一生。
他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本身就不具备把握机会的能力。从一个人变成一个人才,道德品质肯定不要去质疑,需要日日修炼,日日提升。还要有超越常人的积极性,而在平日的观察中,积极性本身就难得,超越常人的积极性更加难得。多数人是被动等待,等待安排,等待外力驱动。成为人才实属不易。
就像魏书生老师讲得,表扬听得,批评经的;高楼住得,茅屋居得;寒也耐得,暑也熬得。在这种状态下还得调整心态积极工作,才有可能抓住机会。
一个人变成人才,需要自强不息,需要有超越常人的积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