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范范
生活中,你的安全感足够吗?
在没看《安全感》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自己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事情容易往最坏处想,总是担心,焦虑,害怕,总觉得有人会在后面搞突然袭击……正好这本书有一个安全感量表,我的测量结果,36分以下,具有严重的不安全感,即存在安全问题!这算是一种证实,但同时我也接纳,接纳自己是个安全感不足的孩子,那现在,我要去了解安全感,要想办法让自己安全起来!
安全感是什么呢?通常思维是安全等同于安全感,这是个悖论,安全感并非人们认为的金钱,职位,智商,寿命,追不到的男神/女神,有车有房,学历高,身材好等,这些即使满足了,缺失感还在,这是人性。
安全感对于心灵,就像雨水滴入大地,毫无痕迹。凡是有痕迹的都不是安全感,无论是物质上的安全、囚笼(包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牢)中的安全还是逃跑中的安全,都不是安全感!这么说来安全感的概念并不是非常清晰,但感觉却是实实在在的。
让我这个门外汉来解释安全感显然是差强人意的。那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从这本书里,除集体无意识和代代相传之外,我看到的最多的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基础安全感来自母亲,人际安全感来自父亲。现在我也是一位母亲,我知道孩子的需求:需要被关注,被理解,被认同,被接受被包容,有及时的反馈。可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的距离,我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就不会,也想不到怎样给孩子,那最关键的还是修通自己的安全感。那怎样来修通安全感,也就是修通人格呢?书里介绍的内容很多很全面,我把这些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一种是外在的。
内在的
1.你的意愿度,你是否想修通自己的安全感。
2.自我觉知。也就是觉察,觉察自己的存在。一旦精神的伤痛被觉察到了,它才开始自己愈合的过程,一旦愤怒和恐惧被觉察,它的浓度便会稀释一些,这就是情绪的体验能力,它就是你的内在小孩,如果你不理它,它就会一直都在,只有得到了安慰,它才会停止躁动,或早或晚,感知到了,就能够接纳自己,不是因为自己优秀,而是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存在罢了。
3.断裂的修复。修复最好的方式就是链接,和重要人的链接,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生理能量池和心理能量场。生理:体质决定精神品质,人的身体在影响甚至决定精神的状况。肌肉通过反复充血和休息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人的精神品质。心理:玩耍是儿童本能的需要,如同呼吸,饮水一般。玩儿能满足你的本能需要。
5.认知模式。人会遇到生活中的大小挫折,所以精神会发展出防御机制,“合理化”就是一个积极得防御机制。认知主义 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客观刺激引起的,外在事物并不会伤害我们。倒是我们自己对这些食物的信念与态度允许我们自己受到伤害。不良情绪的发生,不在于事件本身,只是因为人对事件做出了令人不快的释义,世上事情本无所谓好坏,你之所以觉得不爽,全都是错误信念的错。
外在的
1.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仪式感就是为了增加一些确定掌控感(基础安全感),仪式肯定都是虚的,但价值也非常明显,他揭示了人的动物部分的运行规则,动物层面的我以此获得虚假的安全。安全的“感觉”是实打实的,掌控感虽然没有现实基础,但对个体来说则绝对是真实的。
及时得反馈, 人需要另外一个人给他正确的反馈,才能重塑人格。
2.集体中的安全感。真正有治愈效果的是人,是和人的互动,无论是旅行还是失恋,无论是咨询师还是神父。
安全感的修通是自我成长,而自我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就这样,带着我们的不安全感,成长自我,去安全的生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