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觉得抄作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无论是抄别人的作业,还是把作业借给别人,都是不太能接受的事情。
再后来一些,即使是中学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抄过别人的作业。遇到不会写的题目,我宁愿空着不写,也不会“借鉴”别人的。
因为在我的观念里,抄作业算是抄袭,也算是一种作弊。
在曾经的十多年求学生涯,鲜少遇到作弊的事情。即使抄作业很多,但是在考试中作弊的很少。所以我一直认为,“作弊”这个词语距离我很遥远。到了大学这座象牙塔,我想,应该不会再存在作弊了吧。
然而,想象很美好,现实却是骨感的。
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学校太差,还是中国大多数高校都这样,到了大学之后,作弊反倒变成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
那些靠着作弊通过考试的同学,比比皆是。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能逃的课绝对不去。到了期末考试,火烧眉毛了,依旧不会复习,反而是寻求其他的捷径。于是,作弊便成了首选。哦,他们不叫作弊,叫做“助攻”。
有些同学找助攻单纯是为了不想挂科,这个理由,可能很多人都勉强可以接受。还有一种人,作弊是为了考高分,拿奖学金。
那些平时认真上课,认真复习的同学,反倒变成了别人眼里的傻子。

前段时间学校的评奖评优工作进行地如火如荼,各种交材料,评比。现在名单也已进行公示, 只等着学校发奖金了。
前些天,班长让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在系统检查确认自己所获得的奖项是否正确。而上周,又进行了期中考试。
这两件事连在一起,我又想起了我们班上的一个同学。
他算是一个很老实的同学,上课基本不逃课,中规中矩,作业也完成得很积极,成绩是专业中等水平。
在我们专业,有很多不爱学习的同学。所以这样的人,也不算很差了。 所以我对他的印象,还是挺好的。可是,上学期的一次期末考试 ,却完全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共考了四门,不算太多,复习时间也比较充裕。自己好好复习的话,想挂科都难。再努力一点,考个高分也不是什么难题。
在考一门学分比较多的专业课时,那个同学去了三四次厕所。考试结束之后,无意中听到他跟其他的同学聊天,说他只想考好一点,拿个奖学金。
听到这话之后,想着他这么信心百倍,这次应该复习得不错,便不自觉对他多了一份关注。发现后面的三门考试,他每堂考试都会出去三四次。在最后一门考试之前,有些同学跟他开玩笑,问他这次还去厕所不。他回答“看题难不难”。
我大概也猜到他考试期间出去是干嘛了。顿时感觉某个瞬间,他的形象完全崩塌了。
后来成绩出来,看到班主任发的成绩单,他也没有考得特别好,中上水平吧。不过,依旧是一个能拿到奖学金的成绩。
果然,他这学期评了个校级三等奖学金。
我特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想拿奖学金,自己努力一下,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靠这种手段,即使拿了奖学金,会开心吗?我也不知道。
我不明白,我追求了十几年的象牙塔,我们梦寐以求的象牙塔,求学问道的圣地,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