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共修

今日共修

作者: 墨岩_60d4 | 来源:发表于2019-11-25 23:36 被阅读0次

  普洱是最变化万千的茶,若想一品其妙,要懂得它,要明白相处的技巧,还需要一颗纯净平和的心。

  所以泡好普洱茶,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茶有新、老、生、熟,泡茶要对号入座:

01新生茶

  茶性接近绿茶,水温宜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滋味浓强的新茶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02新熟茶

  新熟茶可能会有堆味和苦涩味,它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

0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

  有的老茶会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04条索的松紧度

  条索松的茶:投茶量宜多,因为散茶溶解速度快,所以水温宜偏低,出汤要快。

  条索紧实的茶:投茶量偏少,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

05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

  粗老茶:内含物偏少,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06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者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

  对于特别粗老的茶,投茶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

  同一种普洱茶用不同技艺冲泡,感觉往往不同。当你苦闷于不能冲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时,不妨针对其优缺点,尝试变换冲泡的技艺,往往在琢磨的过程中就会有惊喜收获了。

07不同的泡法

  工夫泡法

  类似乌龙茶的泡法,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泡利于欣赏每一道茶的水路、汤色、香气、滋味的变化。

  留根泡法

  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

  此时,可长时间闷泡。留根闷泡法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使其每一泡的变化不那么突兀。

  煮泡法

  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若采用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特殊冲泡法

  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修正法

  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

  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相关文章

  • 天心海棠七天身心焕新训练营感悟【宁夏Demi】

    本次身心换新七日共修感悟: 有幸参加天心海棠老师引领的本次共修,老师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格局远大,悲天悯人,坚韧不...

  • 本周作业】面对自己(7.26)

    一、结合周日共修和本次支持助教考核事件,谈谈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周日共修感悟和认识:每次共修都能有很多的触动和收获,...

  • 百日共修(64)

    今天,晴,周三。 在百日共修二群担负统计早上抄经任务,也有监督同修的意思。 今早,不知怎么的连统计几次都有漏掉名字...

  • 鹰之志——2012年1月5日

    莫怜吾今断翅伤, 只为筋骨更健强。 待到他日共比翼, 只有我能俯首望。 【修】2017年6月22日 莫怜吾今断翅伤...

  • 今日共修

    普洱熟茶,本身就因其茶性温和,对胃肠道的保健功用明显,饮之助消化,祛疲劳,提神醒脑,减肥降脂等,受到越来多的茶友喜...

  • 今日共修

    今天要说的这关于熟茶的几个问题,这些流传已久的熟茶误区。 误区一 先不说古树小树这种树龄的问题,就算是用台地茶制作...

  • 今日共修

    茶喝的多了,总会感知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茶,最近喝茶发现有些茶闻起来很香,但喝起来却没有那么香,为什么呢? 仔细想想,...

  • 今日共修

    茶喝的多了,总会感知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茶,最近喝茶发现有些茶闻起来很香,但喝起来却没有那么香,为什么呢? 仔细想想,...

  • 今日共修

    古时,根据一日间太阳活动的规律、天色的变化,结合日常的生产、生活习惯,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并...

  • 今日共修

    中国的传统茶可以按工艺分为六大茶类。不同的工艺的制作让六大茶类各有特色,比如绿茶的鲜、红茶的醇、乌龙茶的香等等,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共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ps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