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过,游戏反映了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正如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红色警戒》等即时战略游戏;劳动力市场等竞争环境大概催生了《绝地求生》等“大逃杀类游戏”。
在《绝地求生》流行之前,电影首先普及了这类游戏的设定。代表作是美国的《饥饿游戏》(2012)和日本的《大逃杀》(2000)。
在军民鱼水情的中国,《绝地求生》引进后被改编成了“军事演习”。然而在《饥饿游戏》设定中的青年们,《大逃杀》设定中的中学生们,都是真枪实弹地相互厮杀。
若是宣称我们的真实世界就如同上面那些作品描写的模样,大概就可以称为“逃杀主义”。
相关的概念可能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刘欣慈的“黑暗森林”理论;二战时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更远还能扯上中国战国的杨朱,甚至道家的天地刍狗。这些理论往往不像《饥饿游戏》和《大逃杀》那样仇视游戏规则,而是将规则视作需要接受的对象。
那么,今晚吃鸡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