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观II走进鲁迅(10)

作者: 颜黙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07:08 被阅读214次

关于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可以说鲁迅是最有发言权的。

周海婴在《记忆中的父亲》一文中,引用了母亲许广平的话,来回答了鲁迅的教育理念。许广平说:“顺其自然,极力不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在家庭教育方面,鲁迅认为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概只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也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此种方法培养的孩子,其表现多为脾气暴,窝里横,外面怂,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进一步讲,品行比较顽劣,做事从考虑不别人的想法,自顾自己的感受和一时爽快。这种孩子的养成不仅是家庭溺爱的结果,直接与父母教育背景、个人素养、为人处世有关,是受父母的直接熏染和遗传。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与社会格格不入,不能适应和融入社会,长大后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二,是终日给与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带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跳跃。”

此种方法培养的孩子,其表现多为胆小怕事,束手束脚,尤其是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进一步讲,就是思想和行为钝滞。因长期受到家长“冷遇”“呵斥”的压制,从小造就了一副奴相,无胆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做事人云亦云。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自卑心理的长期压抑下,通常是对人对事没有自己的大胆和理性判断。或者说,这样的人不仅人生观是扭曲,而且价值观是黯然的。

以上两种教育观念是两个极端,反观思之,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这两种教育理念是不赞成的,尤其是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更是不可取的,应该摒弃的。因为,“顽劣,钝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

我以为,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多采取正面激励引导,扬长避短,让孩子在法律、德道的范围内自由成长。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把握“鼓励不护短,严厉不伤害”的原则,尤其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好性格、好品格、好品德、好思想,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观II走进鲁迅(10)

    关于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可以说鲁迅是最有发言权的。 周海婴在《记忆中的父亲》一文中,引用了母亲许广平的话...

  • 鲁迅精神II走进鲁迅(11)

    2018年12月8日,孟君兄发来微信,推荐了钱理群先生2017年5月29日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演讲,题目...

  • 生命树学习笔记10

    早晨家庭教育观点分享: 《家庭教育中的智慧》 家庭教育需要慈悲,也需要智慧! 慈悲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 智慧需要走...

  • 走进鲁迅

    再回首,鲁迅先生已身着那一身长袍,踱着步子远去了。 他身前的路一片漆黑,东方的太阳尚未升起,但他不曾惧...

  • 走进鲁迅

    他严肃的面庞就如同他的文字一般,始终与那个混沌黑暗的时代格格不入。 再回首,鲁迅先生已身着那一身长袍,踱着...

  • 走进鲁迅

    鲁迅的文字有多一针见血? 学生时代总觉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甚至可能一句也没有真正读懂。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

  • 第91篇 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三)

    正确的教育观念之10,孩子的教育应该从教育母亲开始。这一观点在家庭教育领域已经形成共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

  • 走进鲁迅故里

    远远就能看见鲁迅故里白底黑色墙雕,鲁迅故里四个字是鲁迅本人字体。雕像里的鲁迅夹着纸烟神情有些不屑望着下面无数过往人...

  • 走进鲁迅(3)

    “这一对白兔,似乎离娘并不久,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天真烂漫来。但也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

  • 走进鲁迅(1)

    今年10月份,在好友孟君的推荐下,购买了《鲁迅入门读本》《鲁迅作品十五讲》《鲁迅全集》等三本(套)书,均为北京大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观II走进鲁迅(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rd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