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流泪说:“人家已经尽力了!”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牵着蜗牛去散步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牵着蜗牛去散步这是我在学习母亲教育中看到的一则寓言故事,懂得了一些道理。后来在许多育儿方面的文章中也常看到这则寓言,许多宝妈也常常提起它,并称自己是“牵蜗牛的人。”
牵着蜗牛去散步我想,论牵蜗牛的高手,莫过于《一千零一夜》中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了,她是一个了不起的“牵蜗牛的人”。她牵的是一个巨婴*,一个畸形怪癖的巨婴*,一个被恶魔控制而丧失理智的暴君!(国王为了报复皇后对他情感的背叛,每天娶一女子,第二天天亮便把她们杀掉)。面对这样一个丧心病狂的国王,在“伴君如伴虎”的日子里,美丽聪慧的山鲁佐德便用讲故事的方法牵住了国王的心,故事之精彩盖过了国王的杀人之心,她那美妙动人的语言似绵绵细雨般一点点洗涤着国王蒙尘的心灵,渐渐摆脱了恶魔的操纵,击溃了魔鬼的圈套,把蒙蔽的心从重重黑暗中拯救出来,发出了人性的光辉……
牵着蜗牛去散步人们无不歌颂山鲁佐德的睿智勇敢及博学(讲故事高手),而我却常常惊叹于她的教育之道,惊叹于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智慧及其带给我深深的启迪!
牵着蜗牛去散步*《巨婴国》是2016年12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系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本书是他迄今为止最重要作品。武志红发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牵着蜗牛去散步内容简介
1995年,作者在北大读心理学大二时立下心愿:我一定要搞明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此,踏上了探索之路。
21年过去了,学生时代发出的大哉问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
作者发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而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以“巨婴”和“巨婴国”的概念再来解读当下的人心、国民性及社会,问题变得清晰可见。
在本书中,作者透彻地呈现和分析了巨婴的全能自恋心理,而此心理即集体主义和愚孝的深层心理机制,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催生了中国好人、控制狂、被迫害妄想、无助感、不安全感、躁狂抑郁等一系列当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作者说,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等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没被满足的最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
本书以显微镜式的微细与精确呈现出了人性心理的角角落落,而作者优美的文笔、对痛苦的敏感及深深的关怀,又令本书散发出温暖的人性之光。作者用最大声来鼓励每个人看到自己内在的负面能量,活在流动之中,拥抱内心的婴儿,从而活出丰盛的自己。
牵着蜗牛去散步大咖评论
曾奇峰-心理学家
志红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满足一个人对自己现实处境的哲学上的探究癖:我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及随后立即浮现出来的问题:我怎样才可以不是这个样子。这个特点,来自志红深厚的精神分析或许说心理动力学基础。
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四个字:震惊,振奋。震惊在于,对照自身和周围,武志红老师笔下的“巨婴”竟然无处不在;振奋在于,“巨婴”和“巨婴国”的概念竟如此精确地揭开了国人心理和当今社会种种现象的面纱。
张德芬-身心灵作家
巨婴国真的是武志红老师呕心沥血的巨著,他引经据典又随手拈来许多自己经历过的小故事和对人性的洞察,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让我们这些巨婴都长大,那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都会更加的美好!
牵着蜗牛去散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