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异化症”

作者: 老李的理性批判 | 来源:发表于2022-08-05 05:55 被阅读0次

在一篇对美国扬斯敦州立大学哲学系主任布鲁斯·N·沃勒所写的《优雅的辩论》的书评“优雅辩论而非无解争吵”中,书评作者指出:

人们已经意识到,或者说通过方方面面的专家、媒体转述了解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没有起到消弭社会争论、达成更多共识的作用,相反,大家更频繁陷入无解的争吵。

原因在于:第一,人们更可能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专家论点、媒体报道以及相同观点的同伴,不可避免要产生群体极化。第二,社交网络平台展示出的,其实是人们观点的标签式节选,对立双方相互批评,很多时候只是自己制造出的“稻草人”(断章取义甚至扭曲化的对方观点)。第三,更极端的观点、更武断的判断,通常都是错的,却更能引起其他人注意。

书评作者指出了在大部分人拥有智能手机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社会的群体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1,互联网使用便捷的特性,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提供了方便,让更多的互不相识的个体更容易“聚”在一起。特别是容易将那些“观点”相同或相近的人“聚拢”在一起。

2,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非常便利,但获取信息呈“碎片化”和“标签化”的特征。信息的数量可以很多,却零零碎碎不成整体,信息的质量难以保证,没有深度、广度、高度,不少信息靠标题吸引人,而不少人也会挑标题来阅读,甚至只看标题。

3,不少信息的发布者出于功利的目的,为了流量,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为了发展和吸引“粉丝”,喜欢发布一些充满对抗性,容易形成“极化”的信息。

这样就容易产生“互联网异化症”:本来你是将互联网作为工具来获取信息,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视野,宽广你的心胸的,让你更开放、更包容,你是互联网的主人。但实际上,你却是成为了互联网的奴隶,互联网让你更封闭、更极化了。

“互联网异化症”的产生,除了以上所说的主客观原因外,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原因,这有待于以上方面的专家去探讨。

其中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想可能就在于康德所说第三个“二律背反”之中,就在于“本体界”的无限性与“现象界”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吧:人是意志自游的还是必然的环境的产物。

这让我想到了卢梭所说的“人生而自游,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也让我想到了北岛的诗《生活》,诗中只有一个字:网

相关文章

  • “互联网异化症”

    在一篇对美国扬斯敦州立大学哲学系主任布鲁斯·N·沃勒所写的《优雅的辩论》的书评“优雅辩论而非无解争吵”中,书评作者...

  • 上海互联网公司的差异化存在

    这几天不少文章又开始追问为何上海错失互联网机会? 我想了下,也许上海的互联网特色是差异化存在。 所谓差异化存在,就...

  • 差异化营销系统

    差异化营销系统 白彦洁方法之差异化营销系统 想要在互联网上崛起,你必须差异化,你必须跟人与众不同,非同凡响,你跟别...

  • 我们都是“网中人”

    在写《“互联网异化症”》一文时,我想到了北岛的诗《生活》,诗中只有一个字:网 这首诗虽然只有一个字,但绝对是上个世...

  • 【读史4:“自以为是”害死人】

    郑永年在《互联网时代的人类异化》中谈到:“人格异化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即英文的self-righteousne...

  • 劳动的异化与拖延症

    生命区别于非生命是学习;人类区别于动物是在于劳动。动物也从事劳动,只是人类的劳动具有超越肉体生存需要的更高价值需求...

  • 2019-12-22

    一、寻找差异化 我们在买东西时肯定会挑选那个更具独特性的,符合我们需求的,我想这也是差异化吧。 其实,现在互联网课...

  •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价值观: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做;互联网产品轮胜负;与众不同,差异化。 欢迎来到互联网时代 没有人能打败趋势,顺势而为...

  • 躁动不安的你,在焦虑些什么?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总是特别焦虑。在互联网行业,这个叫做互联网焦虑症。 互联网焦虑症: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离...

  • 为什么做“服务设计”03

    著名的“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指出企业差异化的四个纬度:产品差异化,人员差异化,形象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互联网异化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se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