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从写作层面如何解读?

作者: 落雪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17-11-17 09:11 被阅读418次

江歌案在自媒体引起喧然大波。做为自媒体一员,第一时间我就知道,这将又是一场写作和辩论的焦点。

写自媒体文章,我一直教学员要学会把握两点一角。即,热点,观点和角度。

热点,是引爆自媒体神经的关键。每个热点之下,都会引发一场写作热潮。

自媒体时代,无论作者文章的观点,我们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会引发不同评论。有支持者就会有反对者。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争论中,自媒体大多数占在了江歌母亲这方。江歌是无辜受害者,而刘鑫因为不负责任的做法也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人们,从人性方面,道德层面,普遍指责的对象。

自媒体作者,大多从刘鑫的表述和采访记录的影响下,做出了自己的人性判断,发出了自己对这件案子的解读声音。

这,就是角度。

对于热点话题,我从教自媒体第一天起,就一直强调它的重要性。因为自媒体文章有热点,才有热度,才有点击量。

而本人之所以迟迟不动,基于罗尔的旧话题和几点原因。

罗尔门时,虽然觉得不妥,犹豫了一下,还是转发并积极组织学员捐款。而仅仅两小时时间,剧情惊天反转,让人大跌眼镜。

罗尔隐瞒报销比例,故意夸大医疗费用,在有能力救治情况下,却选择卖文卖惨方式的捐款举动,最终伤害了捐款人的善心。

江歌案,历时近一年,案件可说已经十分明朗。凶手也已被抓,按说不该再有今天的轰动效应。而做为刘鑫,这个案件的主要核心人物,有些举动和做法,却深深伤害了善良的人心。

人一向同情弱者,受害者。在本案中,按说江歌,刘鑫,江母,都是受害者。但刘鑫的举动,其母的刻薄言论,是把她们推上了风口浪尖的直接因素。

虽然护女爱女的心是一样的,刘母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却犹如伤口撒盐,让吃瓜群众无法再保持平静。

很多自媒人,抓住了刘母这点私心做文章,不出所料引发了旁观群众的共鸣。

但也有声音指出,如果刘鑫是我们自己的女儿呢?我们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刘母?

所以有作者提出,谁敢说自己绝对做的会比刘母和刘鑫好呢?

这个观点写的文章,就站在了为人母的角度,剖析在灾难面临时,没有圣人和完人。

而有人还站在了刘鑫角度写文。不出我所料,几干点击量,上百留言,却骂声一片。

用不同角度和观点写文,都可以引发议论。只不过有人吸粉,有人找骂。

但不可否认,文火了,就符合了自媒体写作规律。

写自媒体,虽然热点不可放过,是跟风诛心还是静待判决,我还是选择了后者。

在大家把茅头都指向刘鑫时,我想听到凶手对整个案件的完整陈述。包括他为什么带刀去找刘鑫,他到底想杀的是谁?

陈世峰,才是这个案子的直接凶手。最该被指责的,也是他的冲动和残忍。

他和刘鑫的纠葛,真的只象外界传的那样?还是另有隐情?他出于什么心理,对女友的闺蜜起了杀心,举起了凶残的尖刀?

这些利用热点,却从没争议的角度写的文章,其实也有自媒体人写了。

从写女孩分手就该不给对方希望,到写凶手父母对孩子情感教育的缺失,到写什么样的父母,容易教出自私的孩子……

这种噌热点,又不会引火烧身的文章,反映了中立者的态度和心态。而这种文,发在特殊敏感期,也会有超高点击量。

观点中立作者,觉得除了从道德层面诛心刘家之外,对案件没有任何帮助,所以静待案件审理,坐等水落石出。

因为,至今为止,网上没有凶手任何解释。

而群情激奋的议论,出于两种文章。1,利用热点,写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文,抨击绝大多数指责的一方。引发共鸣。

2,自我标榜性文章,敢于解读自己不同的观点。

这么做有两个结果,但吸爆眼球,引发点击量的结局是一样的。

有种解读,出于独特角度,观点新颖,文笔老道,顺势而已,可以成功吸粉。

而也有种文,只为一吐而快,吸引眼球。故意站在公众对立面发声。虽然也能吸引点击量,但观点会成为昙花一现。

毕竟,站在公众对立面,不会讨到多少好处。

热点,做为自媒体一员,放过确实可惜。所以趁热度未散之际,也忍不住写了这么一篇。

但对于江歌案,我如今只想就写作的角度和观点,为大家剖析写作的事。

对于陈世峰,我们无法左右法律,尤其是日本的法律。对于刘鑫,某些不当处理方式虽然违背人性道义,但没有触犯法律。我们笔诛口罚刘鑫,对案子本身没有任何帮助。还是期待她可以勇于面对舆论,勇敢去指证陈世锋,让凶手受到应有的惩处。

我们现在最应该关注的,是对凶手陈世峰的审判。他才是这个案件的始作俑者,最该受到惩治的杀人凶手。

最后,再回到写作层面。

自媒体利用热点可写吸引眼球的文章,同样,纸媒也需要紧跟热点。只是写法角度完全不同。

就江歌案,我能想到的,写纸媒的角度,只能是写:《爱,要学会释然和放手》

这篇文已发在羊城晚报等五家报刊,被48家网站转载。大家可以对比看一下,就明白自媒体和纸媒写法的不同了。

相关文章

  • 江歌案:从写作层面如何解读?

    江歌案在自媒体引起喧然大波。做为自媒体一员,第一时间我就知道,这将又是一场写作和辩论的焦点。 写自媒体文章,我一直...

  • 道德的背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沉默?

    1·. 江歌案这几天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从江歌案演变成了江歌刘鑫案。完全忽略了案件的凶手陈世峰。 江歌活在了...

  • 情理断案是一种中庸至善的最高境界?

    江歌案沸沸扬扬,网友多从道德层面谴责,有人在分析客观真相,律师在讲司法逻辑,教授说分清道义和法律责任… 我想起大学...

  • 从“江歌案”看人性

    最近“江歌案”又重新受到人们关注,在持续追踪几天后,通过博主,新闻,网友这些不同的人的不同视角,大致了解了整个经过...

  • 家庭教育下的缺失,塑造了唯己的价值观

    江歌案虽发生在2016年,但直到几日前无意间才看到江歌案的新闻,心难以平复。 善良的江歌,麻木的刘鑫,坚强的江歌妈...

  • 刘鑫发文称与江歌同性恋:你永远无法想象人性丑陋的底线

    在江歌案判决结束的一个月后,刘鑫再次登上微博热搜,而这次是“刘鑫江歌同性恋”。 从开始知道江歌案一直到上个月日本案...

  • 热点跟踪:陈世峰承认杀人!

    【江歌案律师:陈世峰承认杀人 将为判其死刑努力】12月11日,江歌遇害案将于东京公开审判。 江歌案律师大江洋平对媒...

  • 江歌案

    魏老师观点:江歌不应该插手刘鑫和她男友之间的感情纠纷,就算这件事是发生在国内而不是在日本或其它国家,刘鑫的感情纠纷...

  • 江歌案

    几个月前,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了“留日女学生被室友前男友在家门口杀害”。 作为一个旁观者, 1.我能够试图去理解刘鑫在...

  • 江歌案

    关注杀人嫌疑人陈世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歌案:从写作层面如何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ud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