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了爷爷奶奶两个人,我觉得祖辈最该写的应该是外婆。因为外公去世比较早,我没见到过啊。
外婆特能干。从接生,到养猪养鸡鸭鹅到种地做菜炖汤各种水煮的油炸的酿造的甚至做点小法事,都会。而且还做的不错……尤其是做吃的,害得我一直心心念念不忘。
记得初中暑假里有一次晚饭是舅舅家吃的,然后去外婆那边睡觉,到了的时候看到外婆蒸了馒头,然后就说吃半个,掰开,夹咸菜(豇豆扁豆辣椒类),然后一口下去胃口又打开了,一口气吃了两个大馒头。那个撑!吃得都不好意思了。
还有一次陪她去水塘,她穿了胶鞋下了池塘摸索半天捞起来一个蚌,扔上来,又去摸。就这样摸了一堆,拉回去,大个头或者摔破了的就用菜刀刀背砍几下扔进鸭子堆里给它们加餐,嫩点的切碎了炒韭菜。
据说我一岁前后特别瘦弱还老是生病,后面我妈要去工作只有把我扔在外婆家。然后因为我胃口经常不太好,她就熬那个藕粉糊糊我吃,去小池塘罾小鱼小虾给我做鱼虾饼,硬是把我喂出来一个红苹果脸蛋。但是两岁的时候回家过年,我妈发现我学会用半碗水和两根筷子“做法”了,吓到了,赶紧让我回黄州住了。说再住外婆家就要学会印网子钱啦。
但是回家不久脸蛋就瘦了,红润颜色也褪掉了。我妈就被外婆骂了……后面如何交接不太清楚了,貌似还是住下来了?反正呢记得后面有长辈回忆说我妈一回娘家就倒头大睡,等到要离开了就把我从她床头骗走——因为我一直守在她床头怕她突然不见了。然后因为经常空手回娘家也被外婆数落,说不知道带点水果零食给孩子吃啥的。
哎,我妈要记得买那些东西那就不是我妈啦。
估计三岁前后因为可以读幼儿园了,我就变成只有寒暑假去外婆家住住了。好像七八岁还是十来岁?我去了外婆家,她偷偷跟我说来了不要带表姐表妹一起过去,她俩老是跑过去讨吃的,平时不缺吃啥呢。而我呢,老是忘记,去了舅舅家自然而然又把她们带去外婆家里玩了。估计外婆经常被搞郁闷了吧——她每次寒暑假见到我了第一面马上就去煮糖心蛋,一大碗,五个啊!我那时候胃口都不太大,要吃老半天才勉强吃完。
当时最喜欢在外婆家做的事情就是,一个是坐在灶门那个宽板凳上给她烧柴火,二是搬椅子在屋子门口看小舅舅的各种杂书。虽然身边鸡啊鸭啊各种闹腾,但是觉得好自在啊。
外婆第二个特点就是独立性特别强。一般老人家啊都喜欢和子女一起住着啥的,尤其老伴儿没了的人。但是她不。跟哪个子女在一起她都觉得没有一个人好。我在她那里住的时候,我知道的,大清早四五点她摸索穿了衣服啥的就去菜地割菜去了,涮涮泥土,捆绑好了就挑集市去卖了。搭配一起的还有她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腌菜。大约卖到八点多,买个馒头啥的带给我就回来了。然后再开始忙屋子里的事情。
煮饭之前呢她不喜欢淘米,那时候大米里的砂子多啊,而且颗粒还不太小。不知道为啥她喜欢抱着搪瓷脸盆在大门口阳光下找砂子。也许这样米煮饭好吃点?我当时也没问。
她做饭也是不拘一格的,我觉得对我影响太大了。半个盘子大的灶灰里闷熟的饺子,桂花糖金钱桔做馅儿的欢喜坨,藕烧鸡……吃过了她各种新奇做法的饭菜,回到喜欢青菜豆腐的老妈做的饭菜的餐桌前,真是有点食欲不振。
为啥喜欢一个人住?也许拥有吃自己想吃的自由也是一个原因吧?
据说外婆原来是个童养媳,然后她逃离了原来的家,去了禹王镇,后面又搬走去了陶店乡——确实当时的陶店乡比黄州区还发达好么!有经常唱戏的戏台,有人来说评书,集市距离她的房子就几百米。方便还热闹。
她没读过书不识字,但是有时候说出来的话总让人一惊。
据说表姐出生的时候是她接生的,她说这孩子小腿短,以后长不太高。后面一年表哥又出生,她说这孩子以后高。然后舅妈不太开心,但是后面事实就是她说的那样——现在也有科学依据说身高和小腿长的关系。
她说这些孩子里,就表哥跟我聪明点,是读书的料。我那时候还是个学渣,听完吓一跳。后面表兄弟姐妹里真是我表哥和我最先考上大学的。
……
读高二的时候,她某一天烧了一碗鸡肉,啃着一根甘蔗的时候突然去世了。我想,这种方式很适合她,她一生很少病痛,老了来了个病塌缠绵的重疾,哪里受得了。
我写了好几次文纪念她,但是每次回陶店的时候,经常会想着她会不会还在卢个大塘岸边坐在一个马扎上钓鱼,一边悠闲地抽烟?
其实卢个大塘已经没有草皮岸了,都抹了水泥,水面也变小了。外婆老房子屋外已经是半人高的各种草和灌木了。当年的太阳,还是那样懒洋洋照在灰白的墙壁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