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培养真的不是件易事,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实操起来,就真的很有难度。
说好要运动锻炼健身,买了装备办了卡,成功打卡却寥寥;明明要发奋看书学习,却坐在桌前三心二意,手机刷得停不下来;第N次说要攒钱,断舍离,却还是没忍住,冲动消费……
诸如此类的情况可能不在少数,我们都对生活怀揣着美好的愿望和希冀,但是现实中却总是止步不前——太难了。我们都知道那些好习惯一定有益处,却总是难以开始、难以坚持。
古川武士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中告诉我们:这也许是因为“习惯引力”,人都倾向抵抗新变化,维持现状。而这本书正好也能够帮助我们开始新征程:培养一个又一个好习惯,并且一直坚持下去,改变我们的人生。
这本小书很薄,读起来也很轻松,因为有很多具体的案例,一步步教你如何培养和坚持新习惯,非常详尽,堪称保姆级习惯培养指南了,这也许就是日本人的细致,对读者很友好。
阶段一:反抗期(Day1-Day7)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是一点也没说错,对于培养一个新习惯尤其如此。
之前,我计划开始每晚做10分钟睡前拉伸,虽然有教程,但我不知道自己做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而自己又太僵硬,可能做不好,所以有一定的畏惧心理。
而当有一天我终于下定决心,开始第一次跟着教程实操时,因为对动作完全陌生,且身体僵硬,所以花了一些时间,动作可能也不够标准。第二天,我靠回忆做了些基本动作,时间变短了。但是第三天,我有事耽搁了,就没有做了,第四天我也因为懒惰而没有继续了。
大多数人可能也是这个情况,古川武士将习惯培养的第1天-第7天称为反抗期,这一启动阶段是最容易劝退的阶段,为此我们可以有两个对策:
对策一:从婴儿学步开始,换言之把行动的门槛降到最低,每天都积累一小步,这样行动压力比较小,也能引发动力。所以我的晚间拉伸应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慢慢叠加,避免一上来就做全套,压力大。
而且在培养习惯的初期,切记“贪多嚼不烂”,我们应该锁定一项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项习惯,然后通过细分时间或步骤,设定容易执行的门槛,并且不要太在意结果,先从有效尝试开始。
对策二:简单记录,包括时间、内容、完成度等。这样能够客观地分析并了解问题,减少行动的不确定性,提高动力。并且记录不要过于繁琐,这样才能保持每天记录。
对我来说,在尝试过晨跑和夜跑之后,我确定自己比较适合夜跑,晨跑既做不到早起,阳光又比较晒,还要洗澡,所以我应该选择晚间跑步。通过不断记录分析,我们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从而提高坚持率。
娱乐圈中的跑步达人张钧甯曾说过:“在你犹豫的时候,你先穿上跑鞋下楼,这样当你还没做好决定的时候,可能已经跑完回来了。”
习惯的培养只要开始了,并熬过了一开始的7天,就有可能打开新世纪的大门——总之就是撑下去。
阶段二:不稳定期(Day8-Day21)
度过了习惯培养的反抗期,我们就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来到了不稳定期,这段时间是最长的,这段时期的重点是如何建立习惯机制,持之以恒。
对策三:行为模式化。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其作者查尔斯·杜希格告诉我们:“大脑将一系列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常行为,而这是习惯形成的基础,这个过程被称为组块化。”
如果想将培养的习惯组块化为惯常行为的话,我们就需要养成固定的行为模式,包括时间、地点、内容等,并认真执行,培养节奏感。我们要尽量选择不被打扰的时间和地点,以保证每天持续行动。
每天做卷腹的习惯我已经培养了两个月了,虽然我设定了闹钟,但还是比较随意,所以有时候还是会偷懒没有打卡。为此,根据古川武士的建议,我应该要固定好时间,而且当闹钟响起时,不管在做什么都应该立刻完成,这也就要求我们要提前规划好时间。
对策四:设定例外规则。在制定习惯培养计划时,要考虑例外状况,包括身体、气候、临时事项的考虑应对方法,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有弹性地执行计划,减少压力。比如像第一阶段的“婴儿学步”对策一样,降低难度,轻松一点完成预定计划。
去年我试着每周跑步,最终坚持了半年。在这个过程中,有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这个时候我就用走路代替了跑步,当时我也会有些心虚,觉得自己是在注水,但是因为APP上的记录没有断,所以就很好地鼓励我下一次继续跑步。
人生不必太苛求,我们要放弃完美主义。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生活中总会有例外状况发生,我们需要一边尝试一边给自己一定的包容度,设定一些例外规则,以便继续。
对策五:设定持续开关。《习惯的力量》中告诉我们:习惯养成的回路包括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而在古川武士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中则为我们提供了12个持续开关,不仅仅有奖赏,还有处罚:
1. 糖果型开关(快感)
2. 处罚型开关(危机感)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开关,叠加不同的开关。比如学习,就可以设置成游戏模式,通过冲关而获得奖励,以激励自己;而攒钱的话,就可以设立好稍有难度的目标,并让家人或朋友监督,否则就罚款等。
其实看到这里,可以发现习惯的培养其实并不容易,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只要我们一步步来,就能够赢得胜利。
阶段三:倦怠期(Day22-Day30)
当坚持度过了不稳定期后,习惯养成就来到了倦怠期。此时的我们容易产生倦怠心理,也可能会功亏一篑,所以这个时候也不能松懈。
对策六:加上变化。可以通过稍稍改变一些内容、环境、持续开关等,来打破单调的气氛,避免心情低落,而是以崭新的心情接着出发。比如跑步的话,就可以换一条新的跑步路径,之前我总是在操场跑圈,久了之后就觉得有些无聊。
对策七:计划下一项习惯。当下的习惯养成已经接近尾声,此时我们不仅拥有了培养习惯的经历,培养习惯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了,就可以给自己拟定下一个习惯的养成计划,包括将大目标拆分为日常小目标、排列优先级等,但是拟定好计划了也不要急于执行,等到当下的习惯已经完全融入生活时,再开始下一项。
我们都知道习惯带来的益处,但我们都太急躁了,渴望立竿见影地看到效果,获得丰收,可是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只能靠慢慢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就像写影评、书评这个事,确实急不了,阅片和读书都需要积累,才会有内容可以输出。每天看一个小时书,一个星期就是7小时了,积累是可观的,量变才会带来质变。每个月存500块,长期下来,复利也是不可小觑的。
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中,古川武士还将习惯分为三种:
① 行为习惯(一个月)、如阅读、写日记、整理、节约等;
推荐佐藤传《晨间日记的奇迹》、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山下英子《断舍离》、博多·舍费尔《财务自由之路》
② 身体习惯(三个月)、如减肥、运动、早起等;
③ 思考习惯(六个月)、如逻辑思考能力、创意能力、正面思考等。
推荐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王可越《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河森堡说:“阅读让人理解宏大而抽象的概念,进而将人置于清晰的因果背景之中,而这种因果又会给人以根本性的指向,让我们得以摆脱短视和小利的干扰,在更大尺度上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便是阅读的价值。”
实际上,习惯的培养也同样需要长期眼光,不要被当下所干扰,而要以五年、十年、二十年等宏观时间为导向,来进行选择,从而让那些习惯发挥价值,改变我们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