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玩

作者: 秋风123 | 来源:发表于2020-06-30 00:51 被阅读0次

在五六十年代,人们玩耍种类少,也比较简单原始粗犷,根本就没有什么游乐场的说法。

我们十来岁以前,无非就是一群孩子玩玩躲猫猫,抓特务之类的游戏。那个年代很少有汽车经过,约定俗成的大街小巷院坝里就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天地。

女孩子玩得比较多的是跳绳、跳橡皮筋、跳房子、踢毽、捡子、翻插袍等,还比较文雅。

男孩子玩的就很原始粗犷(都是可以单玩也可以组队玩):

滚铁环:用铁丝圆成环状,再用一根铁丝前端做成弯钩,套在铁环上推动,预定的时间内走得越远就得胜,预定距离谁先到达谁胜;

打珠子:一般都是在地上抠三个洞,每个人一颗玻璃珠,依次打进三个洞。其间就是互相对抗,可以在洞口外用自己的珠子设置障碍,也可以把别人的珠子弹开,以谁先完成打进三个洞为赢家,还有点现代打高尔夫球的味道。

打地波螺(地陀螺):就是把一截木头削成上圆下尖的陀螺,尖头部还要钉上一颗钉子以便稳定耐磨。用一根木棍或竹竿前面绑上一根绳子(手执适合的鞭子),再用绳子缠绕在陀螺上,一手拿着鞭子,另一边陀螺一旋转放开就自动转了起来。中间可以用绳子不停的抽打陀螺,谁的陀螺旋转的时间越长的就为胜者。

打(传)老钱(俗语传摞摞烧):把一张张旧书页折叠成一个个方块,一般在地上画一个小方框,距离三五米处画一条准线。参与的人每人手执一块磨得光光的小石片,每人要逗入一个(或者几个)方块(钱),全部放进地上的方框里再压上石头。先要站在方框处,每个人朝着那条线投石块以确定次序(打过了线就要罚停一次打钱),然后就是站在线外面依次序打方框里的纸钱,谁把纸块传出了方框就是谁的钱了。

打跪:这是有点恶作剧的玩法。地上用一块比较大的石块立好并固定住,从三五米外的准线处打石头(就是用如同传老钱的小石块打)。打之前先要说谁跪下谁起来,如果把立好的石块打倒了就如你所愿,如果没有打倒就要自己跪下(上一个人打倒了又重新立石头后面的人接着玩)。

那时候的小孩子们白天一般都是在地上摸爬滚打,每到晚上回家的时候都是一手一脸的花猫样,衣服更是脏乱了,没有受到什么伤都是幸事。

由于时间久远了,还有些玩乐的方式记不得了。总之,就是这些原始粗犷的玩乐陪伴了我们的童年,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 儿时记忆:玩

    在五六十年代,人们玩耍种类少,也比较简单原始粗犷,根本就没有什么游乐场的说法。 我们十来岁以前,无非就是一群孩子玩...

  • 儿时记忆

    带儿子玩铁环,儿时的记忆,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真的追不上,跑得太快了

  • 一个有温度的玩具

    (一) 想想对于木头的记忆应该是儿时玩的陀螺了吧。大人们在农忙的闲暇...

  • 儿时记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首古诗常年徘徊在我的耳边,每次忆起时总会流泪。 在小时候,我总...

  • 儿时记忆

    突然发现小麦黄了, 浮现儿时张张画面, 怀念那烫脚的马路, 脚趾之缝间的麦粒, 那张铁锹那捆麻袋, 那扑蜻蜓的大扫...

  • 儿时记忆

    每次看见总会想起毛老五,今天又是六一就干脆回忆一下,在你儿时的记忆里你会记得什么?不防一起来说说,小学三年级我也是...

  • 儿时记忆

    “爬上房子的房子,树上的鸵鸟”“狗不咬,拿捅”是村里描述孩子的说法。老实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不是太瘦,但作为一个...

  • 儿时记忆

    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惧,担心,害怕,纠结。首先想到的就是我爸爸小时候打我时候的场景,现在只要是回忆小时候...

  • 儿时记忆

    童年在我的记忆里是片段的,是五彩缤纷花布角,是那夏日里在平台上乘凉的微风。说起童年,我印象中最深的是荣成老...

  • 儿时记忆

    儿时的记忆,有点冒险,也有点危险。那是的我受过很多次打击与挫败,然而我并不屈服。因为一直有一句话支撑着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记忆: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vr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