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高度

作者: 文心杰作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22:46 被阅读33次
认识的高度

寻找对立中的统一性,提升认识的高度;发现统一中的对立性,提升认识的宽度。
文/杰作家@体验生命之乐趣 品味灵魂之伟大

生活中我们身边常常有这种人:看事情比较准,往往能预测准确;处理问题比较巧,很有想法,难题容忍而解;生活丰富多彩,看似平常的东西都能挖掘其价值;眼光比较独到,往往能看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一面;等等。

这样的人称为“聪明人”或“有心人”,认识层次比较高。

在古代,如三国时期如诸葛亮,《隆中对》中,他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为刘备描述了一个战略愿景。

每个人都想成为“聪明人”,但这种较强的主观认识能力如何而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升主观认识能力,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或者说是客观认识。人的主观认识是架构在人的客观认识基础上的。

拿中国画为例,纸上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并不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不过是现实世界在心中的“印”,相像而已。但是,这需要画家看过众多的山水草木,才能在心中有“印”,才能构筑主观认识,进而创造。

要创造,要构筑主观认识,必须具备丰富的体验经历,而且是亲自体验,不能听别人说如何如何。

有了素材,下一步就是怎么用的事情了。万事万物本没有意义,人生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我们每个人还想有意义的活着,这就需要有一种眼光、一种概念或框架,来赋予人、事、物一定的意义,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值得过。

我觉得王阳明所谓的“格物致知”,也大体是这个意思吧。

那么怎么发现人、事、物的意义呢?这需要在关联中、联系中去发现,独立的看待事物往往没意义,如,猫本没意义,但这只猫是黑色的、猫捉老鼠等就有意思了。

在这里面,有个观念非常重要,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也决定了我们对不同事物关系的看法,那就是看似不同、对立、排斥的事物,其实从更高一层看,可能是统一的。同时,统一、整体等也是相对的,主要看我们站在什么高度、层次上。

对于不同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更高层面看到统一性、整体性,增加我们认识的“高度”。对于一个整体,我们要善于发现与之对立的事物,增加认识的“宽度“”。如此反复,才能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这就如同,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就会消失;而果实成长的时候,花朵就会消失消失。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相互排斥、互不相容。

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不但不相互抵触,而且彼此需要。

正是这种“相互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这种整体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存在,它也被包含在另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

相关文章

  • 认识的高度

    寻找对立中的统一性,提升认识的高度;发现统一中的对立性,提升认识的宽度。文/杰作家@体验生命之乐趣 品味灵魂之伟大...

  • 书评|认识高度敏感

    阅读的一大功用是帮助我们扩展认知,消除偏见。因为知道的多了些,就对周遭的人事物多几分理解,不妄下断言,也不乱贴标签...

  • 进步

    学习,格局、认识高度提升。进步是快乐的!

  • 成长就是摸清认识的深广高度

    007

  • 记事本

    1.高度盖然性即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高度概率进行判断的一种认识方法,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达不到逻辑必然性条件时不得不采...

  • 2021-04-07 6⃣️5⃣️不完美而美

    Wednesday 周三 4.7号 家长认识的高度,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想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要看父母的智慧...

  • 思维导图应用的高度

    正所谓,思维导图的“高度”,就是其“深度、宽度、强度”。对思维导图应用的 “高度”就是我们认识应用导图的境界,或者...

  • 提高认知,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提高认识,只有认识提高了以后你才有一个高度,有了高度做事情就少了很多的借口和理...

  • 玻璃心?高度敏感? | 高度敏感的24个标志

    你是一个高度敏感的人吗?在你的个人或职业生涯中,你是否认识一些高度敏感的人? 高度敏感(HSP)是一种生理特征,主...

  • iPhoneX和其他

    iPhone X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对于苹果手机顶部状态栏高度和底部tabbar高度的认识,我有话想说 方式一:通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识的高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wk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