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大案牍术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大案牍术

作者: 高效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21:54 被阅读0次

    大案牍术-唐朝人的硬科技之一!

    信息量越来越大,是福?是祸?

    要说《长安十二时辰》里身怀绝技的人,那非徐宾莫属。

    虽然片中主角各有风采,但只有徐宾通晓大案牍术的核心算法,搓搓朝珠,就能说出某年某月的某件事,或者从大脑中调出某个人的档案,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大数据”处理中心。

    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对信息、数据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

    远古的结绳记事、壁画、史料,无一不是人们为了抵抗遗忘所体现出的智慧和付出的努力。但是,真的把所有的信息都记下来,就是好的吗?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我们所有的行为几乎都会留下痕迹,我们的记忆也因为硬件的发展而被无限扩展了。但我们真的感受到了幸福了吗?

    詹姆斯·格雷克在《信息简史》中写到了博尔赫斯的《巴别图书馆》:

    在这本书中,博尔赫斯描写了这样一个珍藏了所有信息的图书馆:它收藏了所有语言的所有书,包括验证和预言每个人行为的书,福音书。福音书的注解以及福音书注解的注解,详细到分钟的未来历史,所有书的所有改写版本,以及图书馆的正确书目和不计其数的错误书目等等。

    但也正是如此,你无法从中找到需要的知识,因为所有的知识都在这里,正确和错误难以分辨。这就是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最经典的案例的莫过于“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的初衷是成为一个自由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写作撰写的在线百科全书。人们抱着“收录一切”的想法在上面进行创作,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维基百科”编辑富克斯曾提出一个问题: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值得为所有的事物都在“维基百科”上建立条目吗?慢慢地,这个问题变为:“维基百科”是否应该事无巨细地描述整个世界?

    甚至“维基百科”后来还分成了“删除主义”和“收录主义”两大阵营。

    “收录主义”对“维基百科”的内容持开放的态度,而“删除主义”则主张删除琐碎的条目,比如,写的太短、太差或内容不可靠、不重要的条目。

    有趣的是,“维基百科”创始人威尔士却倾向于“收录主义”。2007年,他曾在南非一家名叫“Mzoli’s”的餐厅吃饭。随后,他在“维基百科”上创建了一个“作品”:“Mzoli’s是家肉铺兼餐馆,位于南非开普敦郊区的古勒苏镇”。

    但这个条目只存在了22分钟,就被一个19岁的管理员以主题不重要为由删除了。

    一个小时后,另一名用户重建了这个条目,并配上了当地的博客和访谈文字稿加以说明。但随后,又有人以涉嫌广告为由,提出了反对意见。

    “维基百科”的故事,正是这个社会对于“信息”态度的缩影:

    我们希望掌握一切信息为我们所用,但信息却早已突破了我们人脑所能处理的极限。这就像是一股洪流扑面而来,一般人很难在其中站稳脚跟。

    在信息时代的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庞大的信息所带来的压力。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们希望获得一种工具,能通过信息获得最正确的答案,但我们不是徐宾,无法靠自己掌握“大案牍术”。

    很多时候,庞大的信息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红利,更有挑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大案牍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yi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