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多出现在每年秋分节气前后,纵使我国幅员辽阔,也几乎在全境终结了暑热,进入了秋天。然而,要说立场鲜明的体现昼夜均等,寒暑平分,阴阳相伴的气候特点还得说生活在黄河以北的广袤天地间。
在我的认知里,无论什么传统节日,南方总传承的很好,到了北方就浮皮潦草了。我虽在言语间对南方的节日气氛,文化传承充满敬意,但骨子里留着北方的血,却也像极了自己家孩子容不得别人说嘴的护短家长,流露出毫无原则的情感偏好。
是的,我喜欢很多很多地方的四季,但唯独爱北方的中秋。
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概念就像被写入了基因,所有人几乎都在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下践行着自己独特的感官世界,我爱北方的中秋便异于他乡他时的其他节日。
中秋前后的白天,除去了云层遮挡和暑气氤氲,太阳明晃晃的挂在蓝天上,就像北方小镇上爽朗的姑娘,不在乎旁人眼光,伸手便会去牵住自己心仪的对象,轰轰烈烈不过是她日常的模样。万里无云的天空也像极了初出茅庐的青年,迫不及待的去改天换地,不假思索的用清澈对荆棘和泥泞报之以歌,努力的绽放。在他心里如果世界不是想象的那样,就造一个想象中那样的世界。
中秋前后的傍晚,惊喜总会不期而遇。形态各异的流云,镶着奇幻的金边,通体清丽,不显妖娆,动辄让人忘却了看山跑死马的俚语,丢魂射破般有走进去的冲动。若是得在阵雨后,天际间偶见披帛般旖旎的彩虹,人们大张旗鼓的快乐,就像没有出力便收获了成果那样没羞没臊的激动着。
中秋前后的夜晚,一改白天的积极之姿,露出温情脉脉的脸庞。空气中略带凉意的风像是已故亲人在轻拍我的肩膀,告诉我他收到了我的牵挂,他很好,请勿念。叮嘱我如果累了,就别硬扛。忘了白天吹过的牛逼和实现不了的愿望,去洗个澡,抬头看看李白赏过的月亮。就算是在北京,烧纸祭先人的习俗也没那么容易被和谐,近郊的十字路口,总有三三两两堆忽明忽灭的火种,诉说着心里最真诚的期望。世世代代,血脉相亲,含蓄的我们习惯了睹物思人和对月诉衷肠。夜深了,树上的蝉还在啾啾鸣着,更深露重也毫不影响流浪狗陪在昏黄的路灯旁,三两通行的车辆编织着城市的盔甲,载着几个家庭的生活艰辛……
听说这是一年中日与夜,冷与暖最和平相依的日子,希望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也都如这日与夜,周而复始,充满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