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记·孔子世家》,知肃慎族由来久矣

读《史记·孔子世家》,知肃慎族由来久矣

作者: 曹石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08:28 被阅读0次

肃慎族,即后之女真、满族。亦称“息慎”、“稷慎,”发源于东北黑龙江北。盖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了联系。舜时,息慎氏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的,东北夷即有肃慎。

周武王时,肃慎人入贡“楛矢石砮”。成王时,肃慎氏来朝,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康王时,肃慎复至。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远在春秋以前,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

“楛矢石砮”即楛树木做的箭杆和用松花江中青硬的石头磨砺的箭头,其坚如铁。现代有出遗物。

余今读《史记·孔子世家》中有相关介绍,原文如下:

「有隼集于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湣公使使问仲尼。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分异姓以远方职,使无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

翻译成今文为:有一群隼(鸷鸟)死于陈国官廷之地上,楛木箭贯穿身体,箭簇为青石磨制成的,箭长有一尺八寸。陈湣公使使者去问孔子。孔子说:“隼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身上贯穿的是肃慎族使用的箭。以前周武王灭亡商朝,通知四方九夷百蛮等少数民族,让他们把他们土地上出产的材物来朝贡,要使他们不忘他们臣服朝贡的职责。于是肃慎族上贡了楛矢石砮,长有一尺八寸。武王想昭旌大德于天下,把肃慎矢分给大女儿,让她嫁给虞胡公并封他到陈。把同姓分给珍宝玉石,以示重亲;将异姓分封到远方,使他们不忘服从于王。所以分给陈国以肃慎矢。”陈湣公于是派人到旧府中搜寻,果然找到了当年周武王赐的肃慎矢。

其时孔子困于陈。孔子真乃博物君子也。

其实,此事早于太史公之《史记》亦有记载。其文在《国语·鲁语下》:“ 仲尼在陈 ,有隼集於陈侯 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

《史记》文与《国语》略同。可见《史记》乃司马迁精集前代各国史藉而撰成,有些话语与原籍相差不太,甚至有些是直接搬运组织过来的。《国语》当然也是其参考书之一。

相关文章

  • 读《史记·孔子世家》,知肃慎族由来久矣

    肃慎族,即后之女真、满族。亦称“息慎”、“稷慎,”发源于东北黑龙江北。盖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了联系。舜时,息慎氏朝...

  • 由“韦编三绝”说起

    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 韦,熟牛皮。古代用...

  • 读《史记 孔子世家》

    这是史记世家体例里唯一一篇为知识分子而作,记录了一个没落贵族出身的人如何学习知识、利用知识、教授知识的历程。 ...

  • 读《史记》孔子世家

    昨天和今天抽空翻看了下《史记》中的孔子世家一节,想从中看看写作人物传记的方法。史记是一流的史学作品,也是一流的文学...

  • 典故池

    “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常用以比喻读书勤奋。《史记》言“孔子晚而喜《易》” “读《易》,韦编三绝。”,...

  •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

  • 孔子学《易》

    来源:网络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也说:“...

  • 伴读《史记 孔子世家》

    两千年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用鲜活而深邃的文字记录了孔子的一生,并将其与诸侯传记并列为“世家”。读史而知...

  • 白话史记:孔子世家

    家世渊源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姓家的女儿野合...

  • 0201感恩训练

    1.清晨起来,继续听白话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博学多知,谦和果敢,但一直未受重要,令人感概,何况平常人呢?谢谢,谢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记·孔子世家》,知肃慎族由来久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fe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