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说写 遇见美好
文/李翠梅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对言语发展过程中进行指导的方法之一。就在于恰当地选择材料和创设说话的情境,以促使学生沿着言语发展的阶段不断上升。”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重视读写,忽略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五个领域,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而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比较重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来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017年的12月10日,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教育论坛直播链接,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教育未来--阅读,重塑教育生态》。在这次直播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童喜喜老师,她向我们讲述了童年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的经历对她的影响,我第一次听她分享了说写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读和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说和写本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难题,如果能让孩子张开嘴说轻松说写,孩子的习作表达何愁不会,我越听越兴奋,我坚信童喜喜说写课程,一定能让我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口头表达口语交际迈上一个新台阶,会议结束我就立即下单购买了《童喜喜说写手帐》。五天后终于到货,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翻阅到无法停下来……书中的内容是如此贴近儿童的心灵与生活,而九大主题的安排又是如此的精心恰当,更重要的是,书中的一些理念与我的想法竟是如此不谋而合:好词细品,不就是我在四年级与学生反复探究的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吗?我们经常把阅读中积累到的许多优美的语语句,富有新鲜感的词语,关键词语通过连词成句,迅速变成了五花八门的富有想象力的场景或生活情景,这样的连词成句训练也是我们班的一个特色,而出口成章,我之前是没有接触过的,但是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甚至会有奇迹发生。这让我感到激动的是我平常在预习中在计划中习作构思中头脑风暴中应用到的思维导图工具居然也出现在了童喜喜说写手帐中。这种不谋而合让我兴奋不已,于是我知道,我将从此与说写课程接下了不解之缘。
怎样才能结合学情发挥课程的“说”的作用呢?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这本手帐其实也也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策略宝典。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能设计好阅读单,充分利用课程的理念,最终通过完成一个书写习作集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的核心素养,岂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于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结合说写课程里的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我开始了以共读的方式来推进书写课程的历程。

我为孩子们选的第一本书是《展开书的翅膀》,当时正值寒假期间,我通过网络向他们推荐了书,并完成了导读课,孩子们猜想了每个故事的内容,他们在网络中畅所欲言,我为能在起始阶段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而窃喜。接着我又给他们发了我设计的比较拙劣的阅读单。开学时我发现,虽然孩子们按流程都完成了第一本书写说写习作集,但是优秀率不足40%,不成功的孩子局多,尤其口头作文无法评估,与课程的理念有些不符合。我没有放弃,我知道,我必须设计切实可行的共读计划。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我们的第二期阅读单终于成型了。第二期阅读的书目是《朋友是暖阳》。我想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共读的方式去践行说写课程的?

一、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学生以作者为中心,发散思维,在书中去找寻,能给他们带来这样一本贴近他们生活的人的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大猜想。你认为朋友是什么?打开思维,让孩子们把自己心目中的朋友应该是怎样的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猜想书中的故事对于朋友的解读,是否能够与学生们产生共鸣?
三、闪亮的萤火虫。通读故事,扫清障碍,如果书中遇到一些富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关键词就像一个闪亮的萤火虫熠熠生辉,我让学生把这些词语积累到萤火虫的翅膀上,丰富积累,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们忽然发现,哦,原来这些故事都来自于萤火虫班,所以他们的好词才积累到了萤火虫的翅膀上。有了好的创意,孩子们就更愿意去亲近一本书了。
四、佳句回味留白框。沿着手杖的提示,孩子们读中回味好句子,思考生活中的共情共鸣,他们很愿意分享佳句并积累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五、连词成句留白框。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一些看似不相关的词语迅速连词成句,变成了五花八门的场景或生活情境,有效的唤醒促成了真实的表达。
六、用思维导图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四年级是训练起始阶段,我们用思维导图梳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应的去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类似的故事,实现与书中人物共情生活。
七、创意口头作文坊。为了践行读写之间说为桥的说写理念,最让人中意的莫过于创意口头作文坊的设计,我们为每章的故事都设置一个口头作文坊,其主人便是孩子们,目标为出口成章,每个口头作文三分钟左右,家长为孩子们写出评价,实现了亲子共读,有效的推进了家庭阅读计划,第二天课前三分钟,我们会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展示自己得意的口头作文,一天下来,基本实现每人说一篇口头作文。
八、思维导图助力习作。让思维导图助力习作,我们从二年级开始就已经开始应用了,没想到在《童喜喜说写手帐》这本书中也有这样的精炼导图设计,于是通过学生画出口头作文中自己认为最理想的口头作文题目绘制出精炼导图,然后把文章写下来,有的孩子说表达到停不下来,甚至被班里同学在语文课当作教材共同学习;有的孩子说15分钟就写下了四五百字的文章;而有的习作的文章的水平也的确非常的高。
就这样,我们的第二本书习作集成功的完成了,而且优秀率达到了80%以上,这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成绩呀。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我们已经走到了第四期《教室里的开心魔法》。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班里的刘茹月说:
最近一段时间,老师让我们共读一本书,这本书是著名的儿童作家童喜喜与他的伙伴们独创的《童喜喜说写手帐》,说写手帐一共有九大主题,每一个主题,每一个故事都会围绕主题写得细到入微,并且课后的练习中的题目会与你在学习语文中所有的知识归类,每个故事所列的东西不会用的时间太长,但是学习到的东西却无止境,尤其是口头作文,有时自己想不起来,题目一提示就会有很多话去表达,熟能生巧,每天说越说越熟练,老师让我们共读一本书,一个人是一个人的想法,大家交换意见。知识就广阔了许多,说口头作文,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互相提一下问题,把口头作文说得更好,九大主题各有各的风格,比如第三个探索自然,没想到大自然的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规律生长规律,没有人工建造也很美,还让我从中学到了生活知识,我会把九个主题一直读完,增长更多的见识。
班里的谢雨婷说:
在没有读《童喜喜说写手帐》之前,我写作文通常没有任何的顺序,有时题目和文章完全是两个内容,读完第一本时,我的作文可以清晰的看到写作顺序,题目和文章相结合,让作文变得井井有条,读写之间说为桥,如果我们先将想要写的作文说一遍,然后再写,说不定就可以一气呵成。以前我写作文要花一到两个小时,可现在我只需要二三十分钟,因为说完之后,写作就有了思路,写起来就很方便,《童喜喜说写手帐》对我的作文帮助非常的大。
班里的王之远每读完一个故事,都要写一个心得体会,读完《从头再来》他这样写道:
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知的,再聪明的人也有他不会的东西,更何况是一个小男孩安熊呢,不过作者保留了童年的那种稚气。在雅安发生了大地震,当地的居民沉寂在失去亲人失去家的痛苦中,许多占时冒着余震进行搜救的工作。虽然没有什么东西,一个小男孩还是把仅有的半瓶水递给了救援队,虽然很少,但小男孩知道救援队需要,我们一定要有勇气从头再来。我明白了,一条蚕都可以从头再来,让我们人又何尝不可以呢?这让我想起了冯骥才,在《花的勇气》中写的那几句话:我惊奇的想,他们为什么不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要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砰然一震,这一阵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就这样,我把这本书里的一些方法和理念,慢慢地迁移到课堂的教学中,迁移到孩子们的日常阅读中,“读写之间说为桥,说写之间图为媒”,孩子们找到了学习语文的钥匙,知道了表达并非不可逾越的难关,掌握了阅读理解文章的方法,浓厚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全年级倒数第一,一跃成为了正数第一!
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我将继续进行书写课程,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程将更加趋于完善,趋于强大。
❖
《童喜喜说写手账》系列图书荣获《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最喜喜爱的100本书”
各界专家真诚推荐
各大权威媒体报道推介
上市两天热销13000册
引导儿童 自主学习 自我教育
为儿童赋能 为父母分忧 为教师助力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网、中国作家网、现代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各大网络书店均有售
童喜喜: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
说写课程创始人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十余次
1999年起资助35位失学儿童
2003年捐稿费成立“童喜喜春蕾班”
迄今率队举办公益活动7000余场
个人讲座900余场
只身走遍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喜阅同心 我到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