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编辑部/ 麻椒
每年收压岁钱最是考验演技的时刻,这场大戏终于要在正月十五落下帷幕了。大家都收获了多少压岁钱呢?
还记得刚上大学时,麻椒收到的几千块压岁钱躲过了亲爸爸,却没有躲过马云爸爸,悉数上交,开学又是一个穷光蛋。
所以,突然暴富时,这笔钱究竟该怎么花?
看麻椒给你支招:
招式1:一次性犒劳自己。
钱呢,怎么花都是花,倒不如花得开心一些,压岁钱就是帮我们实现愿望的阿拉丁神灯!
想学摄影,但没有相机?买!
疯狂作图,但电脑带不动?换!
喜欢旅行,但一直没钱买车票?现在就去!
除此之外,还有购入香水、山地自行车、滑板、航模、演唱会门票、宠物,换穿衣风格、给亲密关系买礼物等可作参考。
或许你会觉得将鸡蛋一次性放入一个篮子中过于冒险,暴富带来的快感稍纵即逝,那么可以看看第二个提议。
招式2:提升日常生活质量。
幸福感=内心的满足感,常来自于仪式感。
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事,让生活富有情趣。
比如:
定期邀请朋友选一家高口碑餐厅共度晚餐;
成为会员/ 购买付费app;
换一套舒适的床上用品;
给自己定一年份鲜花;
使用电动牙刷;
做手账;
……
招式2的理念是尽可能利用较少的物质来改善目前的生活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或许这时你脑中的正义天使会为你端来一碗鸡汤,义愤填膺地说:“我们不要在该努力的年纪里忙着享受生活!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别急,我们还有招式3!
招式3:提升自己的价值。
下分三类,一是学习专业技能。
除了可以报班学习与你专业或专业证书相关的知识之外,你还可以学习一些普适技能。比如计算机、PS、二外等,提早为职场铺路。
二是培养兴趣爱好。
比如乐器、舞蹈、陶艺、插花、雕刻等,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锻炼自己的独处能力。
三是花钱买经验。
比如参加跨国志愿者项目等。
在参加项目的过程中,收获的包括但不局限于:提升语言能力、增加阅历、认识新伙伴、学习新技能、帮助当地人……
招式4:储蓄。
但是麻椒并不推荐大家在这个年纪开始存钱。因为学生时代可以积累的资本是“死”的,并且基数小,不如将有限的资源利用起来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你,就是价值本身。当你的能力达到一定等量级时,再存钱也不迟。
招式5:购买投资理财产品。
麻椒同样不是很推荐大家选择这条路。最简单的理由是:我们尚且没有余力承担风险。
算计完压岁钱之后,麻椒再来说说平时我们该如何理财?
理财的思路不外乎开源节流。
说到节流,想必大家都能想到记账,但是光记账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每个月结合开支情况厘清自己的消费结构,分析一下有哪些是冲动型消费,这类消费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对过去的消费情况进行复盘。
复盘的重要性在于此过程中你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打个比方,你可能会发现大多数冲动消费是发生在周六的深夜,你逛淘宝逛到停不下来,失眠的焦虑加上拖延的悔恨促使你下单买了“非必需”、“非需要”物品。那么,接下来你便需要花时间来调整自己的作息,以及疏导情绪上了。
再打个比方,你还可能会发现每次和某个朋友出门的时候,开销额外大,原因是他经常怂恿你购物,那么,你则需要重新考虑与这位友人的交往距离了。
再再打个比方,你经常不吃早饭,中午向自己心理暗示“早上没吃饭,中午要加餐补回来”,下午向自己心理暗示“早上没吃饭,点个下午茶均衡一下营养”,晚上向自己心理暗示“早上没吃饭,今天太辛苦,晚餐要吃好的”……于是乎餐饮类支出中无端多出了一笔笔“巨款”。结合一下自己的体重,接下来你是不是得做点什么了?
根据以上,将自己的消费划分成: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娱乐资料。
重整消费结构之后,根据个人情况,作出一定规划,尽量将各项支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再联系日程表生成个人生活习惯。比如说,每月你的牛奶经费为100元,大概每周购入一次,那么就可以在日程提醒上加入一条“周六 超市 牛奶 25元”,规律化自己的生活,减少意外的发生。
至于开源的方法?关注51职前,带你找好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