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海文荟
【20】课题研究:高水平科研课题成果提炼路径

【20】课题研究:高水平科研课题成果提炼路径

作者: 成长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05:13 被阅读111次

一个好的科研成果提炼的路径思考:

——思路决定出路:有奖没奖看格局

——概念层级梳理:有理无理看架构

——增量决定质量:有位无为看品质

一、有奖没奖看格局

具体体现在研究境界,理论支撑,发展趋势,区域影响和科研选题等。

1.研究境界

第一重境界:观物取象-感谢认知、工作罗列

——以感知和罗列日常教学工作为主,呈现的内容来自于课本和实践的具体工作。

第二重境界:象由心生-理性思考,总结提升

——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日常的零碎的工作进行总结提炼。

第三重境界:大象无形-把握规律,实践创新

——在理性思考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能够发现事物内容的规律,进行实践创新。

举例:三重境界,体现格局,这个案例人家为什么能够想到,为什么能够如此提炼?

第一堂课:注重技巧的原行为

第二堂课:注重数学化的新理念

第三堂课:创造新行为:脑中分豆子

  分豆子与布鲁纳的认知理论(理论解释),从实物操作(具体分豆子)到表象操作(脑中分豆子,一半具体,一半抽象)到符号操作(抽象算式运算),不断寻找规律。

 

2.发展趋势:

——“以生为本”

——“学为中心”

——“课程开发”

——“核心素养”

——“质量评价”

——“小班化教学”

——………

3.理论支撑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架构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联系,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并以行动研究为主,也就是在教学工作中个,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探索解决教学问题,实现内外双修,实现从行为层面观念层面转变,把具体的行为转化提炼为文字。


二、有戏没戏看选题

写作是一种归纳

——从素材到论据、从游离到核心

——从松散到聚合、从经验到理论

评审是一种剥离

——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本质

——排除背景资料的干扰看实质

——抛弃无关要素的冲突看核心


三、有理无理看架构


范例:宁波市江东区实验小学和乐校本课程


范例:选择性课改背景下中职建筑类学校“五给”机制创设研究


范例:三互·三融·三聚:现代学徒制区域推进的范式研究


范例:五环递进双元融合: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与实践


对主题研磨的思辨

四、有为无为看品质

课题文本的打磨范例—— “江南运河文化”主题课程的架构与实施研究

“江南运河文化”主题课程的架构与实施研究

——桐乡市崇福镇虎啸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制订“层级分明”的课程目标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专家依据性质、学力把它们一一编起来,并编一些建在具体经验上面融合贯通的理论,便造成整个的用书的系统”;“还要将内容随着学术的进步,继续修改补充,使用书继长增高的进步,帮助着生活继长增高的向前上进。”

分层制订:

螺旋递进:

(二)确立“五大主题”的课程内容

分主题研发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作为“市运河文化特色学校”,学校有必要把“运河文化”作为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的灵魂。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国家工程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河道。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基于大运河遗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选择若干个适合小学生的五大主题进行课程的开发,如下图:

生活化内容 围绕“江南运河文化”总主题下设立了五个分主题,分别是:“古色运河”、“诗文运河”、“富丽运河”、“游乐运河”、“绚丽运河”。

(三)采取“全景渗透式”的教学方法

全景式渗透:

全方位聚焦:

(四)开启“两型四类”的课时设置

普及型长课:

普及型短课:

提高型长课:

提高型短课:

(五)推行“活动记录册”的评价方式

平时点赞记录,注重过程评价

成长档案记录,关注过程学习

 

选题成果总结的修改——从“台阶”到“佛像”

科研创新的前行方向

研讨方向之一:基于高位引领的文本学习;

研讨方向之二:基于前瞻趋势的科研选题;

研讨方向之三:基于理念支撑的文本架构;

研讨方向之四:基于聚力共生的写作打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课题研究:高水平科研课题成果提炼路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o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