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543天,2024.05.09
听到孩子说这次申研可能会不成功,霎那间内心就像扔进湖里的石子迅速沉底。而这个消息只是“有可能”,而非已经没戏了。我就如此大的反应,这个反应也惊吓到自己了。原以为自己可以接受,可以稳住,可以理解,原来那都是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是旁观者。身体的反应不会欺骗你,此刻就是你真实的感受。原来我也是如此的似乎、在乎“功名利禄”、在乎外界的声音和标准。因为刚刚伴随身体反应同时快速闪现的还有家人会如何看、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教养方式难道是错的、身边同事的孩子保研的保研、考上名校研究生大有人在,更讽刺的是自己曾经最看不上的人与事,如今却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一幕幕、一景景,很难让自己稳定下来。内心翻江倒海着,又能怎么样?所以想到了,刀子真正割到谁身上谁痛,否则一切不以为然或者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或者轻飘飘的安慰的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同时也想到了当孩子出问题/状况时,父母的着急、担心、焦虑,以及想一切办法解决时的无力、无望与无助感。自己的孩子与与其期待相去甚远时,没有情绪、没有波澜是真的很了不起。原以为可以做到,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有形无形的标准、声音孩子与父母都是绑在一起的,社会的、隐形的、传统的、当前的一系列都会让你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说,世界多元,各有道理,你是你,他们是他们。但当一个人内心不是很强大,底气不是很足时,作为社会人,难免会被其影响。比如比较之下的失落、沮丧与不甘;比如付出与回报之差异太大的愤恨;比如期待落空之后的失望等。有反应是正常的,只是如何看待与化解这些反应是关键。所以,有些事情“觉得”与真正地“感到”和“体验”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懂其中之滋味。不过所有的挫折与困难都是一种历练,促使人们成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