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
上一章讲“天下至诚”,那是圣人的境界,圣人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这里讲“其次”,应该是针对“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而行之”的情况。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这个“曲”字非常关键,现在的人对这个字不容易理解。曲的本义是“象器受物之形”,古代常作动词用,如,曲成万物而不遗(《周易·系辞传》),可见它有包容,囊括的意思。曲成万物而不遗,即巨细靡遗。
大的东西不容易被忽视,所以从这里,曲又引申出委细的含义,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事物,或者说不容易被发现、觉察的事物。前者如“曲礼”,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后者如“心曲”,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想法,《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致曲,就是在内心深处那些细小的、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志意上下功夫,实际上就是戒慎恐惧的功夫,常人惟有戒慎恐惧,才能做到“诚”。其次致曲,曲能有诚,实际上讲的是学者“诚之”的功夫。
朱熹将“曲”解释为“一偏”,即某一个方面,他说盖人之天性都是相同的,但气质上存在差异。只有圣人能将天性完全彻底的发挥出来,其他的人必须从某一方面的善端开始发扬光大,然后达到完全尽性的境界。每个方面都达到了,则德无不实。
南怀瑾先生则将“曲”解读为“曲折”,致曲,就是没有直道,需要走一些弯路,这是渐修的境界,类似于老子说的“曲则全”。
形,就自身的修养而言。思想上从细微之处下功夫,努力做到“诚”,那么视听言动上就能表现出来,这就是“诚则形”,《曲礼》:"毋不敬,严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毋不敬,就心而言,致曲的表现之一,“严若思,安定辞”,就是形。“安民”,就是下文的“化”,教化万民。
形则着。着,一般解释通“著”,显著之义。行为上一贯坚持,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习惯成自然,成为一种个人的显著特征。
着则明。凡事都能心到手到,则能自明明德。诚之,而至诚,而明明德。
明则动。自明明德,自己觉悟了,就可以觉他了,可以去影响别人,给个作榜样,这是向外的力量,就是动。
动则变。有了榜样的力量,就可以改变别人。
变则化。变是个体的,而化是普遍的,移风易俗,整个社会风气都向善,都改变了。
朱子认为,着、明、动、变,是功夫效果程度上的不同,是一个向上的累积的过程,他说:“形者,积中而发外;着,则又加显矣;明,则又有光辉发越之盛也;动者,诚能动物;变者,物从而变。”
我们也可以把“着”理解为着床之着,受精卵在子宫表面扎下根来,然后不断发育,“明”是胎儿逐渐成形的过程,“动”是肢体发育完全,胎动发生了,“变”是大脑逐渐发育,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过程。人的修行也可以做这样一个类比,似乎比较想象,只为便于理解。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这句是总结,只有圣人才能教化天下。固然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但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最终都是真知,普通人也可以成圣,成了圣人才能教化天下。
朱子说,化是最高的境界,“积而至于能化,则其至诚之妙,亦不异于圣人矣。”
------《中庸章句》审读3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