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直播分享:数字化企业的韧性

直播分享:数字化企业的韧性

作者: 万学凡 | 来源:发表于2021-07-26 02:06 被阅读0次

所谓的数字化,就是要通过云计算、大数据、AI这些新兴的技术与概念,把所有的行业都重构一遍。其实我所处的软件行业也一样,我们首先用这些新技术重构自己,然后再帮助传统行业实现重构与升级。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希望进行推动数字化转型,但常常举步维艰。今天的分享,我先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讲起。

下图是一则来自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公司反馈数字化转型中最大的差距是文化、技能缺乏和IT问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在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我与很多客户都在探讨类似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问题呢?我在《EDGE: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企业破局的34个锦囊》中找到了答案。

我认为数字化企业应该具备如下核心特征:

用数字化的技术增强客户粘性

用数字化的方法打造高响应力的组织

用数字化的思维提升团队的竞争力

数字化企业的建设方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以客户价值为中心

建立高响应力的组织

数字化企业的建设方法

以客户价值为中心

精益切片方法

从下图中,我们首先需要将业务存在的原因和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放到组织战略中来考虑。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只关注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数字技术帮助重塑客户所看到的价值。

如果大家读过《EDGE: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相信对于精益切片的概念并不陌生。精益切片方法的核心是采用渐进的方法来推动成效实现,而不是先设计一个瀑布式的转型计划,再来改变整个组织。我看到很多组织的管理者在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都犹豫不决,却不知轻量级的试验和演进更有助于管理者快速提炼出有价值的想法和落地的举措。

成功的度量指标

度量的初心是物各尽其善,人各尽其能。收入和利润作为度量指标是大多数企业的做法,它们十分重要,但是过度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就很难实施——因为更为重要的是客户价值带来的收益,而不是收益带来的价值。

我现在所处的团队是一支颇具规模的数字化研发团队。在数字化研发中,价值流的直接体现是从想法和假设到软件功能上线并产生客户价值的过程。我们建议通过4 Key Matrix来建立度量体系——这也是致力于建立技术团队工程师文化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

从左到右的流水线这一理念来自于制造业,为了让流水线尽可能快、生产周期可预测,制造企业通常会聚焦在如何让流水线更平滑,因此一些显而易见的手法经常被使用:比如减少在制品(WIP)。很多理念和实践在软件行业也是通用的,然而一个巨大的区别是:制造业流水线是物理可见的,软件开发活动则要抽象得多。软件开发活动本质上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系统中的事务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人类应对复杂系统最有效的手段是探索和反馈,因此,从左到右流水线的每一步反馈就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从左到右的流水线,还需要在这个流水线上构建从右到左的反馈,而每个环节的指标收集是从右到左反馈的基础。

4 Key Metrics是行业内接受度很高的度量能效的指标:通过这样的度量指标,使得从左到右流水线的每一步都能得到评价和预测。

建立高响应力的组织

学习型文化

学习意愿、学习能力比目前的经验水平更加重要,有了学习型文化的支持,组织目前所拥有的最大资产——员工,会变成一种差异化的优势,并在未来加速形成竞争优势。

通过做session实现能力培养和知识传递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不仅有人愿意分享,而且有人主动喊出想要知道某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建立“我想听/我想分享”的Session Wall,以促进这样的学习型文化。

我们也在一起做一些有价值且有仪式感的事情,比如一起学习、翻译一本权威季刊,探讨未来的可持续IT模式——这也是为了让我们所有人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有值得记忆的事情!相信当多年以后,我们依然记得在一起工作的点滴瞬间。

团队空间

Martin Fowler在他的一篇博客(Team Room)中介绍了敏捷软件开发团队所应采用的“团队空间”的观点:团队空间内部应当完全开放;应有自然光照入;为员工提供宽敞的空间;使用优质的座椅;给予团队自主配置空间的权利和能力;有大量的墙面空间用作“信息辐射器”(包括故事墙、架构图、燃尽图等形式),以及大量的白板用于随时发生的讨论等等。

通过混合式办公室的设计,是打造高响应力的组织的有效方法。

设计混合式办公室:从办公空间到“文化空间”

作为社会锚点的办公室:人情时刻非常重要。因为要在员工之间建立信赖,需要的是人际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合作行为。融入设计元素促进社交互动:比如可以设置一个角落让几个同事聚在一起修改展示文稿,或者设置一张高桌让两个人站着迅速开个会,路过的的员工可以听到他们交谈的内容,停下来问问题。

作为学习空间的办公室:开辟专门的阅读区,员工可以在这里安静的看书而不受任何干扰。有时候我们会组织专门的读书会,大家在一起阅读、写读书笔记并相互分享。读书会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很有帮助,发起者的学习热情,会催生出极大的同侪压力,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人的学习动力和参与。

作为非结构化合作枢纽的办公室:必须确保员工来到办公室时感到自己可以社交,可以与同事建立联系。通常来说,团队之间的社交互动存在着什么样的摩擦力呢?其实就是“门”和“腿”的问题:走到某个办公区,然后打开门。为了更好地克服这种摩擦力,设计多个可供员工随意使用的无门区域——称之为灰度空间。这种非正式的空间不同于封闭的办公空间,它们拥有更多的灵活度,给予团队自由发挥的空间。

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平台的建设

很少有战略软件系统能够长期保持静态。它们中的大多数现在都需要经常更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期望。在最初的几个版本之后,不再有一个稳定的所谓运行阶段。敏捷方法和持续交付的成功帮助更多组织更快、更频繁地发布软件。

于此同时,在数字化转型的今天,软件系统正在成为一个平台,新的特性和功能不断地构建并发布给业务用户和客户:它包括直面客户的数字化前台,让整个企业更具“韧性”的数字化中台,以及从技术层面入手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写在后面

“韧性”不仅是抵御一次性危机的能力,也是在情况发生明显变化之前预测和调整的能力。《EDGE: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企业破局的34个锦囊》是极为落地的参考指南,她从实践的层面为我们之指明了建设“韧性”数字化企业的方向与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直播分享:数字化企业的韧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rw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