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之《感怀》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有一首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唯此修行玄又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偏向身外觅神仙。”
两位古人处在同一时代,但人生境遇迥然不同:王阳明功成名就,唐伯虎则命运多舛。然而,他们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得到的是对人生的相同理解。
当代国学大师叶曼先生讲解《道德经》时也说过:“什么是道?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睡。”
通观此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也显示了唐伯虎的心志。
自仕途失意后,唐伯虎靠卖字画为生。依靠自己的才子之名,字画也能卖得好价钱,小有积蓄的唐伯虎此时在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盖起了一座简陋的栖身之所——桃花坞。
晚年的唐伯虎以“酒仙”李白为榜样,常常酗酒,使得他在晚年时期身体每况愈下,在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之下,他也难以工作,所以生活十分穷困,常常借钱生活。唐伯虎笃信佛教,从这首诗里其实已经可以隐约读出些许禅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