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德宝法师的《八正道》一书中的正语。我们有句古话,叫“祸从口出”。可见,错误的语言造成我们很多的问题。佛陀认为练习正语对个人与心灵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将它独立列为圣道的一支。正语有四个特质:它总是真实的;它总是积极的,而非恶毒或刻薄的;它是和善的,而非粗鲁或严厉的;它是中肯的,而非无用或无聊的。佛陀解释,一个公认说话温文儒雅者,很快便能受到信任和尊敬。我们可以观察到,人们常用我们与之说话的方式对我们说话。我们如果被认为容易说谎,别人则自然而然地对我们说谎;我们习惯诋毁别人,别人便自然会对我们严厉地说话。相反,若我们的话语始终是亲切和善的,别人就不好意思在我们面前骂人或粗鲁地说话。书中讲了一则佛经里记录的故事来说明话语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有多大:
伤人的言语.jpg古时候国王有一头大象,以性情温和著称。后来有群土匪习惯聚集在象栏附近讨论犯罪计划,他们需要粗暴,并鼓励彼此犯下谋杀与其他凶残的恶行。长此以往,这头高贵的大象逐渐被这种语言所误导,变得残暴,并试图杀害它的同伴。后来国王派遣大臣调查大象堕落的原因,得知是受土匪们邪恶的谈话的影响。于是他建议国王派遣睿智的圣者门,以温和言语著称者,每晚在象栏附近交谈。善良的话语,很快便影响大象重回温和。
我们进步一步开检视正语的四个特质,并看它们如何践行圣道。
不妄语
佛陀告诉我们,绝不说谎。佛陀若知道某一事物是不真实的或不正确的,他就不说它;如若知道这事是真实的、正确的,则他会在合适的时候说它;如若他知道这是正确的又是契合时机的,那不论他的话“不受欢迎与不如人意”或“受人欢迎与如他人意”,佛陀都会说。
不两舌
不两舌就是不做恶意的谈话。佛陀定义恶意谈话是指破坏两人之间友谊的谈话,它包括挑拨离间,故意误导等。我们有时会给这种谈话伪装成关心别人,有时是看似温和,实则贬损。因此,正语只意味着注意说话的用词和语调,还需要在话中反映我们对别人的悲悯和关怀。
不恶口
恶口,就是刺耳的语言。口头辱骂、讥讽、过度直言或不当批评,都是刺耳语言的例子。佛陀将话语比喻成斧头。
所有人出生,口中皆含斧。
愚者用恶语,伤己与伤人。
佛陀在世的年代斧头是精准有力的工具,它既能精准凿刻木头也能砍倒大树。而我们的话语,能唤醒、激励、安慰别人,也能毁谤、猥亵、打击别人。佛陀告诉我们要柔和、恰当、诚恳的说话,则散播给周遭人的喜悦将是不可限量的。
不绮语
绮语,就是愚蠢或无意义的谈话。在佛法中,所有不必要的谈话都是有害的。我们很多人花很长时间闲谈,这种闲谈无法导致任何深化的智慧,当我们想到人生多么短暂和脆弱,随时可能被意外或疾病夺走时,还会把宝贵的时间徒然消耗在无聊的闲谈上吗?
我们要经常在说话之前,停下来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是和善的吗?这是有益的吗?这会伤到任何人吗?这是说某些话的恰当时间吗?”
正语随念
在正式禅修的过程中,我们要想想自己的说话习惯,并试图将它导向正思维——放舍、慈爱与悲悯,可分析过去的行为并自问:“我昨天说的对吗?我只温柔、和善、有意义与真实的话吗?”若发现自己有偏差,可决意改善你的正语随念。
你能做的最重要的决定是说话前三思。张嘴之前,看看自己的动机是否善良。任何发自贪嗔痴的话语,到头来一定会让你后悔。当你正念分明时,自然会柔和、真实与和善的说话。正念能帮助你免于用唇枪舌战伤人太甚,若发现自己的动机有害,立即以正念和正精进进行预防这些念头的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