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
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发生在河南的旱灾。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由于河南地处前线,有下级瞒报、政策失误、交通堵塞等原因,导致饥荒遍及全省111个县,观影之前,当“逃荒”,这样单薄的字眼出现在面前时,或许我们大多只能像剧中的小女孩一样把“逃荒”理解为“没有吃的了,不愿意饿死,出门寻吃的”。虽说我们没有真正经历这样的大灾荒,没有饿过肚子,没有吃过苦,但剧中所反映的却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了当时灾荒和抗日战争同时发生时,河南人民民不聊生的状况。
影片这样描述了整个剧情:老东家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为了躲灾,他赶着马车,拉着粮食,载着家人,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躲灾过程中,他从开始的充满希望,到慢慢失望,最后绝望。三个月后,到了陕西潼关,车没了,马没了,粮食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
对于天灾,我们无法避免,但是比天灾更恐怖的是因天灾而暴露的人性。300万条生命,相当于中国军队在抗战中死伤人数的总和,是南京大屠杀中遇难人数的十倍!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以“影响抗战士气”、“妨碍国际视听”为由,对灾情实行了严密的新闻封锁,这场特大饥荒的真相长期以来被深深地掩盖了,再加上当然中日交战伤亡惨重,蒋介石打算将贫瘠的河南割弃,保全大局,撤退的人群和逃荒的人群撞了个正着遭到了日军无差别空袭。尸横遍野,遍地饿殍,白修德考察灾情后在历经一次空袭后决定将政府的无作为上报,上访却百般曲折,走投无路,不死心的他,请求宋庆龄为他引见蒋介石,可当他跟蒋介石讲述灾情的惨烈时,蒋介石却否认了灾情的严重性,直到宋庆龄拿出了证据,白纸黑字的照片。为了维护政府的威信蒋介石下令拨粮赈灾,以后成立监察院严惩贪污,处死了一批贪官,然而河南各部长想从政府拨发的八千万斤粮食中多分一杯羹,险些吵了起来,蒋鼎文还对河南欠下的三千万斤军粮紧咬不放,李培基只好用三百万斤贿赂他。范殿元的儿子儿媳相继去世后,他的女儿为了谋生自愿被挑选去伺候军需官,同时为家里换取一些食物。而当他们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到达潼关,却被陕西军官拒收,而他尚在襁褓中的孙子也不慎闷死在怀中。终于他心灰意冷。随着日寇节节推进,开封沦陷,为了保卫郑州和武汉、西安,国民政府以水代兵,扒开了黄河大堤以阻止日军南下、西进,史称“花园口决堤”事件,而这一惨烈的行为,最终造成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县89万人死亡、390万人流亡、1250万人受灾,无数黄泛区人民不愿做亡国奴,纷纷涌入国统区。当时,日军每到一地,就会大规模破坏农田庄稼,加上中日双方战争影响,大量农田在战争中被毁或被迫抛荒;而1938年黄河改道,更是形成了一片长达400多公里的黄泛区,致使河南东部平原的万顷良田,变成了沙滩河汊,无法耕种。
回首曾经这样的灾难,我们又将怎样面对现实。或许,我们更多的会说“以史为鉴”,可“鉴”又谈何容易。时间会拭去人们心头的灾难所带来的悲伤,会抚平历史的疼痛,会揩去社会中的那些不美好。但,鉴史,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考虑。1942的大灾荒,虽说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但人为因素在灾难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注重对自然的保护,珍惜和保护环境其次,政府应该顾全大局,关注民生;人们自身应当珍爱生命,互相尊重。
再多的“借鉴”,也不如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动。《一九四二》,让我们更爱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