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洞天共创编辑室
《新宋》札记(6):兄弟与对手

《新宋》札记(6):兄弟与对手

作者: 晏然 | 来源:发表于2023-03-24 22:30 被阅读0次

在白水潭学刊风波中为维护学生挺身而出身陷囹圄的桑充国,经历了严刑拷打和几个月的牢狱之灾,终于被无罪释放。以往,桑充国唯石越马首是瞻,白水潭学院的具体事务都是石越提想法,他来实现。他既是石越的兄弟,也是最得力的助手。学刊风波过后,因石越被免去白水潭学院山长(校长)的职务,桑充国被选举为第二任山长。

这次下狱,让桑充国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认识到,要实现石越描述的理想社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言论自由。人们不会因言获罪,才能通过清议影响政府。

桑充国向石越描述了他的宏大理想。

“如果想要让大家都能接受言论自由的观点,就要靠办报纸、建学校。子明(石越字子明),我有一个想法,我要利用我家和汴京大商贾的关系,让商人们捐资在东京办三百所小学,在白水潭和汴京各建一所图书馆,十年之内,我要让京师超过七成的人都能读懂报纸!”

读到这一段,我越发佩服桑充国。前不久才死里逃生,却无所畏惧,充分表现了古代文人重义轻生,吾心所向,九死未悔的信仰。但是,靠报纸来实现言论自由,这个想法在任何时代,都不切合实际。一方面,言论自由只会是相对的,报纸往往是为政.府服务;另一方面,舆论是可以被操控引导的。

这个时候,桑充国和石越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分歧。

在石越看来,他需要的是立体式的改革,自上而下的权力,慢慢觉悟的工商阶层与拥有民权意识的公民,还有一个广泛拥护的知识阶层,如果三者有一样火候不到,改革就只是一场赌博,而付出的代价也许就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言论自由虽然重要,但那不是绝对的。

可惜桑充国和石越是一样的人,认定的事情,绝不更改。不管石越如何明示暗示现在时机不成熟,桑充国已经把办报纸列入重大计划。

石越把他和桑充国的对话告诉了幕僚潘照临。潘照临在桑家安插人手,知道桑俞楚(桑充国父亲)最近频繁拜会朝中官员,甚至内侍。潘照临尖锐地提出,石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在新党,而在桑家。

这个不难理解,新党的许多做法不得民心,变法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百姓怨声载道。石越向皇上提出的改良青苗法试行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王安石之子王雱不但不感谢石越,反而视石越为敌人。如此不顾民愤,不吸取经验教训,却一味打压异见份子,新党的垮台只是时间问题。

桑唐两家原本就是富商,桑俞楚和唐甘南极其擅长经商。石越提供的纺织技术投入使用后,两家更是财源滚滚、大赚特赚,成为宋朝数一数二的大富豪。桑俞楚拜会官员,明显就是在为桑充国铺路。而桑充国替石越打理白水潭学院,本来受到学子们的爱戴,学刊风波更是给他带来巨大的声望。桑充国已成为继石越之后,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石越与桑唐两家关系虽好,一旦他与桑充国发生分歧,桑俞楚会支持谁,不言而喻。潘照临未必能完全理解石越与桑充国的分歧,但他以谋士的眼光预见到了桑家已经成了一股不可控的力量。对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石越娶桑梓儿(桑充国的妹妹)为妻,通过婚姻彻底融入桑家,进而达到控制桑唐两家为己用的目的。之前,潘照临就已提过联姻之事,被石越拒绝了。潘照临旧事重提,石越依旧拒绝。他不是不喜欢桑梓儿,只是无法接受这种利益婚姻。潘照临无奈,只能退一步,让石越设法把唐棣调回京城,以拉拢唐家。唐棣是唐甘南的侄儿,石越最初遇到的读书人,参与《论语正义》的编撰,对石越敬佩之至。唐棣考中进士后去地方上做官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是肮脏的,容不得情份、道义。石越既放不下与桑充国的兄弟情义,也不愿为了利益迎娶桑梓儿。不知他与桑充国、桑家的关系,将会如何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宋》札记(6):兄弟与对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cg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