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9 论语《述而篇第七》7.1-7.2

作者: 墨砚琴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9-11 15:01 被阅读0次

很开心,又开始新篇章了。《述而篇》又会有什么惊喜呢?和我一起开始探秘吧。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阐述先王之道而不自己创作,相信并且喜好古代典籍,我自以为可以和殷时的贤大夫老彭相比了。”

【我的收获】

老彭:或指老子和彭祖两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是孔子的前辈,孔子曾向他问礼。

《道德经》与《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全书思想结构为:道是德的“体”,德是道德“用”。

彭祖:道教神仙,以长寿著称,据史料记载,相传活了800年。

孔子提倡:

对于圣贤经典,需要传承、传播,而不是创作、修改。

信而好古,并非迷信,而是经过钻研后的真信。

中华几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古籍经典在国外也广为传播。但反观目前我们的状况,相比经济发展速度,人均阅读量却极低,更不要说对国学的研究和传播占比。

文化要传承,离不开下定决心学透前人的思想精髓,不能浅尝辄止,就随意曲解或批判。

述而不作,鼓励的是尽可能原汁原味保留前人的思想精华,否则通过自己的再加工,可能就变味了。

例如:古迹拆建,古物重修等工作,必须事先多方征求专家学者意见,慎之又慎,不能由外行人来指导内行做事。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让经典永流传,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那么,如何才能但当起这份责任呢?2500年前的孔子给了我们指导意见,我们要像孔子学习先贤书一样,接受并遵照指导意见去执行。而不是,推翻重塑或非要创新才算进步。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我的收获】

识:音同“志”,指记住。

这篇孔子分享了他的3个学习方法:

默而识之:指熟读或背熟。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这里指的是精读,作为写作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书籍文章,下苦功夫读透,甚至背熟。很多写作大师都分享过,从小养成的背诵习惯对写作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而不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终身学习,不厌倦。根据心理学研究,要做到对一件事长期坚持,必须要激发内心的热情,否则单靠意志力无法维系。

如何保持热情呢?要激发个人的使命感,制定长远目标。

孔子之所以能学而不厌,因为他为自己定下的使命是宣传仁道,他所有的学习目标都是为这个使命服务。“目标源于使命,使命点燃激情。”人一旦有了使命感,就能激发无限潜能,无需动用意志力。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以教促学,教导他人有耐心,孜孜不倦。之所以能做到诲人不倦,还是因为自己的使命感。

在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或比喻或引经据典或点到为止等,阐述同一道理的内容。孔子的教育手段灵活不死板,能巧妙地掌握“度”,足以体现孔子对“诲人不倦”的坚持。

以教促学是古今中外大师们的共识。

例如,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就是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教代学,让输出倒逼输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就是在调动自己的千军万马。”

如果没有条件讲给别人听,那么就写下来,写作也是教的一种方式。写作者通常觉得知识不够用,求知欲强,热爱学习新知识,这就是以教促学。

2500年前,孔子总结的这三种学习方法,到今天仍然具有代表性。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可以借助的学习工具令人眼花缭乱,但追根究底,底层逻辑与孔子的学习方法是一致的。目的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在于如何持之以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89 论语《述而篇第七》7.1-7.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gx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