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记

作者: 大鱼王工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16:34 被阅读0次
    清明小记

    我一直在观察,中国人是缺乏自我的,中国人是向外寻找价值感的,而不是向内寻找价值感的。其实,昨天我有个感触,那就是,仔细观察中国人的宗族观念,以及追根溯源的祖先情结,一脉相承下来,我就感觉到中国人在祖先面前如同一个婴儿。

    而对于我来说,我对宗族观念,更多的是一种超然和解脱,安于当下,接纳自我,不会过多从宗族这条线上寻求情感支持。

    我思索了好多年,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对待祖先有一种婴儿般的执迷?昨天才想到,那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哲学素养的欠缺,代之以祖先情结的反哺。从这一点来说,中国文化是母性文化、感性文化,而理性普遍不足。

    不过,我的这个思想,是不受大多数人们待见的,是要被骂的。

    数千年来,中国人向来是要寻求外在保护的:向神,向祖宗!

    我一般年年都要回去扫墓祭祖,今年有事,就不回三台老家了。我因为从小没有见过爷爷奶奶,自然也没啥恩情。就是从父亲那里知道一些信息,知道他们是从广东来四川的,在四川繁衍生息,有悲有喜,有成有败。对于我来说,没有太多寻求精神庇佑的意识,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人生来处的追思、了解、学习。

    我观察到一些老人,可能对于人生前路的消极,转而变得脆弱,于是回头向过去寻找寄托。有一句话说,父母在时,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于是阅古籍,翻往事,诉恩情。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应该属于一种退行行为,也就是,无法积极面对当前问题,转而回到过去,回到母爱、往事的记忆里,寻求情感支持。所以,老人爱絮叨往事,是因为前面看不到活泼泼的希望,以及绿叶和鲜花。于是沉浸在过去。

    清明不谓之快乐,更不谓之悲伤。我所理解的是,在这个日子里,抚今追昔,缅怀先祖,更应该是一场告别先祖的生命起航仪式,所有的焚香礼赞,所有的追思缅怀,以及眼前的青山绿水,都让我们想起那句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以我辈生命之昂扬,以儿孙后代之勃发,告慰亡灵,告慰先祖。所谓:人生来路不会忘,人生前路阔步行。一壶老酒歌旧志,一曲清明日月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kd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