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变迁

作者: 西岩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8-17 22:30 被阅读0次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19: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游又讲如何具体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提出了私德和公德的区别。这一点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德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准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游认为农业社会以私德为主。调节的范围在于父子、兄弟、君臣、夫妻这种稳定的狭小的人际关系。这种道德在当今时代还有些积极的意义。

    但现代社会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公德,这才是当今后工业社会的主要道德形式。他列举了许许多多的事件,来描述公德的具体作用。如城市溜狗的问题,广场舞背后的公德问题,电梯的使用问题,打电话的公德修养,小学校园小学生踩踏事故,对这些事件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分析,指出这些冲突背后的问题,主要的是公德修养问题。

    公德这个词语背后的含义很简单,在二三十年前,从小学时期老师就开始传授一些集体主义观念等公德问题,认为这是一个很神圣的观念,小学、初中、师范一直到参加工作,总是觉得这种道理一直被渲染,总是觉得他是一种很神圣的道德境界。著名哲学家提出的人的三重境界,也认为公德问题是一种很高尚的道德境界。但实际上,能把这种道德境界真正落到实处的人比较少。

    传统文化热的时候,跟着学习弟子规。倒觉得弟子规讲的一些道理,非常符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可能长期处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形态比较落后。人的道德形态被其生产地位所决定的,农村的道德形态总体上处于教授所讲的农业社会时期的私德状态,与弟子规的范围较为契合。农村学校,处于这种社会文化的包围之中,虽然其所宣讲的一套,是集体主义的更高尚的道德形态。但因为学生受其家长的影响,教师大多出身于农村家庭。学校和教育界的主要道德形态,还是以农业社会时期的私德为主。刚从学校出来时,过惯了集体生活,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状态,会有很大的不适应感。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子弟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越来越多的农民抛弃土地,走南闯北,走进工厂过着一种集体生活。他们的道德意识,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逐渐在发生变化。农村学校由于合点并校的推行,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班级规模也越来越大,教师集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学校的道德形式也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还是守着小班级小教师集体的一种落后的道德行为,已经不能适应大集体的形态。在学校的实际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现象。今天听了教授的讲解,细心想想,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的生产形势和学校的状态,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道德的主体形式没有跟上实际的变化,所以就产生了种种冲突和问题。主动的建设适应大集体形式的道德形式,强化公德素质的培养,就能够非常好的解决当前突出的各种问题。

    公德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更有深远的意义。

    教授分析了公德在后工业时代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和美国的战略的不同,从国与国的意义上分析了公德重要意义。

    中国的社会形态,已经在悄然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是农民也要面对不断变换的人群和工作地点,才能很好的生活,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德素养,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更高级人才的培养,对公德素养的要求就更高了。

    游又提出了检验公德素养一个具体标准是对陌生人的态度,他提出了一个反社会人格的心理概念,指出这一类人格特征,私德非常优良,对小范围内的几个人,豪爽大方,哥们义气重,但公德意识薄弱,攻击性较强,特别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凶残。又联系了以前政府机关作风不好,官本位思想严重的现象。这种公德与私德背立的现象,说明了,传统文化中一种孝道好,公德就好,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古代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发展思路,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下,是错误的命题。因为古代的天下,实质上还是家天下,所以这种孝的私德可以迁移到家天下的道德上。但现代社会的天下已经不是家天下,孝的私德再好,也不能够正确的迁移到社会公德意识上来。

    听了游教授的讲解,很多以前我认为一些非常正确的道德观念,听了他的深刻分析以后,确实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学者的研究确实在社会上能够起到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

    当今这个时代中国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社会已经成功地从不离乡土交往范围狭小的农业社会,转变成了一个后工业社会,农村人的大多数时间也融入城市之中打工挣钱。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道德形式也在慢慢的发生转型。以前觉得公德,还有许多成分是高大上的,在今天的社会,公德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非常普通的道德行为。

    未来即使作为一个平凡的人,要面对大群体的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大群体生活的道德品质,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一项基本素养要求。这个素养的培养任务,主要落实在学校头上。在日常的教学中,这从内容上并不陌生。要做的事情是对此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它的重要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并且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教室、餐厅、寝室、校园活动中,一点一滴的培养学生的公德品质。对违背底线标准的行为,要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学校的很多安全事故矛盾,突发事件,表面上来看是安全的原因,从实质上来看是公德的原因。除了正面引导教育外,制定必要的惩罚措施,道德与制度并举才是培养学生良好公德素养的正确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家长对公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教育家长对孩子的道德培养,自觉的从私德培养上转到公德的培养上,家校合作才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新教育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上,提出了,每月一事的操作纲领,这种提法与公德素养培养是一致的。公德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又非常具体,可以分散落实到每月一次的主题上。但每月一事对公德素养的强调不够突出,要做出调整。

    总之,我觉得教授对于未来社会的道德价值判断是正确的。可以想见,在未来十年以后,中国的社会转型正式完成,公德素养就成为一种非常平凡的道德行为了。现在还处于转型的阵痛期,学校教育要走在社会的前列,不能去迎合,社会上,特别是农村还存在的私德形式。做到引领未来才能受人尊敬。教师要自觉的提高自己的公德素养。学校教育也要结合每月一事,探索公德教育的系统的内容和具体的落实细节。这不仅可以解决大规模学校的实际问题,也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变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kl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