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唐朝有个岭南节度使,名叫李勉,在开封尉任上时,曾放走了一个囚于狱中的刺客。数年后,李勉客游河北,偶然遇到这位当年的囚徒。故囚见到当年的救命恩人,不由分说将恩公李勉拉到家中盛情款待,并私下和结发妻子商量:“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子说:“偿还千匹可乎?”故囚说,不行不行,一千匹布不足以报答救命之恩。妻子又说:“两千匹可乎?” 故囚仍然摇头,说,还不够。妻子就说:“若此,不如杀之!”。幸得此家仆人密告,李勉才免于一死。
生活中,经常收到陌生人的帮助,大到临危救命一条小到萍水相逢的一个礼让,我们说过无数次的谢谢也无数次被他人感激。但这都是过眼云烟,不足挂齿,甚至都没有存活在我们的记忆中。而那些遇到困难时受到的锦上添花般的援助,本应让我们刻骨铭记,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还清而选择忘记、回避。
最可悲的,是我们明明收到了别人莫大的帮助,却选择默认是对方理所应当做的。
还不清,干脆不还了!
人在遇到困难时总倾向于趋利避害,这是本性使然,无可厚非。欠别人恩情,最开始肯定是感激涕零。当这个周期一长,人们往往会选择给施恩一方强加一些这样那样在他看来合理的、足以抵消他这个恩情的理由,诸如他那样做应该、他当初就该那么做。久而久之,在我们心里就固定的认为我们不必还他这个恩情。
多么可怕。
在施恩一方和受恩一方之间,如果加上亲情这层关系,这个瓜就更大了。理不清头绪,捋不清关系,糊涂账。最后,中国式和稀泥,受恩方逢人便说我们关系不错,施恩一方有怨气无处使,就剩下无奈。
施恩方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讨回来,我试着用小人的视角揣度了一下:因为是亲戚关系,所以低头不见抬头见。遇到受恩一方时他可以高人一头,受恩一方提出一个话题他可以冷漠对待,作讥笑讽刺状等,反正讨不回来了,我就是不能让你舒服了,气也得气你个半死,岂不快哉!
这只是揣测,不一定真实,但它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施恩一方的心理。
古人在对人施加大的恩德后往往举家搬迁,名义上是归隐实则是避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担心对方无力偿还而起了杀心。现代法治社会了,别说是没有亲情的债权关系,就是亲戚朋友,遇到财务和人情纠纷还不上而选择玩赖的,照样翻脸。恩情不恩情的搁一边,先把债的事儿清了再说。
对于施恩一方最大的无奈是架在头上的道德绑架,他不能像对待外人一样名正言顺地讨债,但他辛苦劳动的成果就这么被夺走也心有不甘。于是,当初施恩的一方反而抑郁了。
很多亲情关系就是这样慢慢疏远的,或是因为财务纠纷或因为感情纠纷,最终一方打破平衡,双方分道扬镳,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彼此带着仇恨过余下的日子。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会刻意表现得体面一些,即使对受恩方恨之入骨,即使对施恩方万般无奈。
那些曾经让我丢掉尊严帮助过我的人,我一直记得您的好,我无力偿还,但是我有生之年一定会还的。请您暂时不要把我们的感情做坏账处理,因为这跟情感没多大关系。如果您对我施加了诸多恩惠而以切断我们的关系为代价,那么,您真的很亏。至于我会不会遗憾,那要看我心中恶念够不够,如果恶念占据了上峰,悔恨或者仇恨只在一念之间。
当然,我对您最多也就是怨恨,不会诉诸武力。毕竟,我们还有亲情在。
我时常想起当初的美好,那段日子虽然艰难,但内心很充实,很满足。
现在,依然艰难。还附加了这么多年来算不清的人情债和财务债。我内心深知不能怨恨您,毕竟您没有做错什么。
那些曾经对我施以援手的恩人们呐,希望您能耐心等一下,我很快就会调整好咱们之间的平衡,在我走到您身边之前,请您暂时不要怨恨我。
大恩,在我这里永远是大恩,不会让您失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