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爷爷一遍遍给我讲这些故事,今天我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因为,那些人、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上一章:那些画背后的故事(2)
三、徐悲鸿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9613/8d34a57762165479.jpg)
抵达重庆
徐悲鸿1941年由印度回国,带了大量的收藏和自己作品。回国路上他坚持作画,每到一个国家,就举办画展,价格合适就出手。加上之前卖画收入,共带回国近10万美金。全部捐给了国家,用于抗日救灾。
1942年徐悲鸿带着女儿奔赴重庆(已和蒋碧薇分居多年),又是一路举办画展,变卖作品。
43年初到了重庆,安排好女儿在中央大学附属中学读书、住校。3月,徐悲鸿又举办画展,三天有三万多人到场,相当轰动,爷爷和朋友们去观摩,因此结缘。
接下来徐悲鸿一面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一面在盘溪筹备成立中国美术学院。
中央大学在沙坪坝,徐悲鸿住盘溪,中间隔着嘉陵江。
清晨,徐悲鸿步行到嘉陵江畔,在小摊上买两个烤白薯当早餐,然后坐渡船过江,再步行至沙坪坝中央大学上课,直到中午才返回。午饭后,他从来不睡午觉,时间总是用于作画,即使是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还是埋头作画,就像那上足了发条的钟摆,一刻也不停息。 --------廖静文
登门拜访
爷爷捐赠的画中有徐悲鸿的两幅作品。说到这两幅画,爷爷来了精神。
1943年7月的一天,爷爷和好友余钟志去拜访徐悲鸿。
初夏的盘溪清凉舒爽,徐悲鸿住一栋砖木结构的2层楼房,院落宽阔,中间有亭,梅竹掩映,十分幽静。
有客来访,徐悲鸿非常高兴。忙让廖静文和阿姨准备茶水和午饭。他和廖静文已经公开恋情,当时廖20岁,温柔漂亮娴静,徐悲鸿48岁。
几年的奔波迁徙、连续的画展、再加上教学、筹备新校,影响了徐悲鸿的健康,他很瘦,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可是那天他神色愉快,一直高谈阔论。
“也许是因为遇到我们这些知音了。”爷爷说。“还有爱情。”我补充。
徐悲鸿大概谈了他的经历,爷爷和余教授唏嘘不已。
“为什么把卖画的钱都捐出,留点作为办学经费岂不更好?”余问。
“国难当头,迫在眉睫啊!”徐悲鸿一脸云淡风轻。
“那,你办美院的资金哪里来?还有这房子租金、生活费用……”
“继续卖画呀!这房子一年租金就是用三幅画换来的。”徐言语之间颇为得意。
三人相见恨晚,称兄道弟,又一起参观了住房,然后就到了饭点,其乐融融。
午饭后,爷爷将细心包装的十张新疆纸(这些纸是他在山东时花高价求人从新疆购得)和两方上好的墨,送给徐悲鸿。徐连忙推辞。
余钟志说,“徐兄不用客气,伯璞的东西可不是白送的,他精着呢!”大家都笑。
爷爷红着脸,连连摆手:“钟志这次真是冤枉我了,我知道他最近太忙,今天我可没打算添乱。我们走吧,让徐兄好好休息。”
“是你们太客气了,我中午从不休息,每天都是饭后作画。走,去画室切磋。”不由分说,起身带路。
这匹马可以卖1000大洋
画室在正室对面,是一排“石室”,原是房东家的祠堂。经过廖静文的整理,画室内物品分门别类,非常整齐。
有几幅新作品挂在墙上,其中有刚完成的《徐夫人像》,画的是廖静文。可见当时,两人爱情多么甜蜜。
爷爷和余教授赞不绝口,爷爷指着那些画说“徐兄,随便赐我一幅吧,不要再劳烦了!”
“那可不行啊,这些都是别人订好的。再说,现场作画才有趣嘛!”徐悲鸿说着,廖静文已经准备齐全。
“徐部长青睐什么题材呢?”悲鸿大师问爷爷。
“当然是马啰!”余钟志抢答。爷爷嘿嘿“随便,随便,都喜欢。”
“好,今天这么惬意,我也来画匹悠闲的马,马儿跑累了,得歇歇。”徐悲鸿幽默地说着,让爷爷和余坐。他们怎么可能坐呢,分站在徐两边,目不转睛地看着。
“恨不得多长几只眼。”爷爷跟我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9613/026b2197fee94243.jpg)
徐悲鸿放下笔后,爷爷和余久久盯着画中的马,忘了鼓掌。都是行家,其中的精彩他们懂。
“这匹马值1000块大洋。”徐悲鸿对他们说。(当时1000大洋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6万人民币)从他的神色看出,他自己对此画也相当满意。
专家评论此画:意态飞扬,展蹄欲奔。形体解剖把握精准,通过笔墨的虚实、转折、留白,表现了立马的阴阳向背和透视关系。
爷爷激动半天,终于说:“徐兄,太好了,太好了,我一定好好珍藏,再穷我也不会卖的。”
“徐兄,我也想要。”余钟志咕哝着不满。
“好!”徐悲鸿爽快地答应了。随即为余钟志也画了一匹马。
徐悲鸿兴致勃勃,还要画,几个人都阻止了他。
柳雀图
次年春,画家们又去探望徐悲鸿,爷爷有事没能同行。徐为余钟志画了幅《柳雀图》,后来余送给爷爷了,这幅画也被爷爷捐赠了淮安博物馆。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9613/bf4295d54e9d0b13.jpg)
不久,徐悲鸿因病住院七个多月,这一时期,徐作品数量锐减。
两匹马出去,全世界进来
在重庆的四年,徐悲鸿还支持其他文化教育艺术事业。
当时江苏人陈汝言想在重庆办出版社,没有资金,来求助徐悲鸿。徐看过方案及组委会成员以后,很满意。交给陈2000元作开办经费,笑着说:“这是我卖的两匹‘马’的价钱。”
出版社开张以后,很多世界名著和国内进步书籍得以出版。徐悲鸿说,“两匹马放出去,全世界走进来……”
盘溪风月画人家
重庆是徐悲鸿创作的高峰期,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感情。
和前妻分居多年,遇到廖静文以后,他向蒋碧薇提出离婚,蒋开出天价。
爱情给了徐悲鸿力量、灵感和激情,1945年他以现款100万元、古画40幅、自己的作品100幅及每月收入的一半,作为儿女抚养费的“代价”,与蒋碧微正式离婚。
女儿离开重庆,跟随母亲去了南京。后来母女决裂,此为后话。
1946年1月,徐悲鸿与廖静文在盘溪结婚。爷爷和众多文艺界人士到场祝贺。
郭沫若赠诗:“嘉陵江水碧如茶,松竹青青胜似花。别是一番新气象,盘溪风月画人家。”
1946年夏,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离开盘溪,此时廖已身怀六甲。
别了,盘溪。我们此生也许不会再来看望你了,但是,你是我们的患难之交,你的名字被徐悲鸿写在许多作品上。 --------廖静文
后来,廖静文将徐悲鸿留给她的所有作品全部捐献。在北京的徐悲鸿纪念馆,可以看到许多画上都有“静文爱妻保存”的字迹。
1953年9月23日,徐悲鸿担任第二次文代会执行主席,脑溢血症复发。26日晨,逝世于北京医院。享年58岁。
网友评论
只需要潜心坚持!❤🙏🙏👍👍👍
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