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一次被低估的社恐患者自救事件

一次被低估的社恐患者自救事件

作者: 叁肆伍 | 来源:发表于2017-12-16 11:12 被阅读115次
一次被低估的社恐患者自救事件

《如梦》真的是很奢侈的一次尝试,就算它的标签是文艺片,因为导演自信又任性的尝试,当年在很多文青里得到的也是两极的评价。

好评主要来自于对罗卓瑶导演风格的喜爱,差评主要来自对影片中出现的无数符号的厌恶和剧情的破碎。

当然我很喜欢罗卓瑶的导演风格,这部《如梦》不管是剧情还是手法完全体现了标准的电影梦幻式的功能。

你可以吐槽它剧情种种的不合实际之处,比如真的有人会仅仅为爱死亡么?

比如阿祖就算是个真geek也不会影响他可以轻松交到朋友;

比如为什么阿祖和袁泉为什么可以走进别人的梦里谈恋爱但你不行:

比如怎么可能仅凭一张照片就在大上海找到一个人。

但电影本来就是造梦的,而且世事本来也是毫无道理的。

我对这部电影唯一的槽点只来自于袁泉在七年前贡献的瞪眼式演技法,事实证明不管是谁、不管在什么时候,瞪眼派都是无法忍受的。

还有,杭州乡下姑娘真不是那样的……

《如梦》的故事是让人心碎的。

三个人能够遇见,不是因为什么幸福的红线,而是他们三人都share相似的PTSD,之后又都将自己封闭,不管外面世界是繁杂或喧闹,有的人宁愿长梦不醒。

但是梦境世界的设定又是带有温情的。孤独的逃避者可能会在梦里遇见,然后可能会拥有拯救自己和别人的力量。

Mike在母亲自杀留下的猫死后,恐惧得躲进工作,在梦中遇到艾玲后,有了想要与艾玲不管白天黑夜都在一起生活的期望;

艾玲在男友死后,执念难消,她被困在没梦里呼救,遇见Mike,可以被依依感受到。虽然最后还是选择不醒来,但她得到了解脱的机会和权利;

依依本来是个可能终身遗憾的乡下女孩,因为Mike和艾玲,她学会了爱、牺牲与解脱。

所以当你看完不完美的结局后,你并不会感到全然的悲伤,你会有些许遗憾和唏嘘,可转念一想,作为大梦一场的结束,也并不孤独和冰冷。

我们试图靠近过彼此、我们张开双臂拥抱过彼此、虽然我们最终无法改变,但你曾给我最深沉的安慰。

相关文章

  • 一次被低估的社恐患者自救事件

    《如梦》真的是很奢侈的一次尝试,就算它的标签是文艺片,因为导演自信又任性的尝试,当年在很多文青里得到的也是两极的评...

  • 关于社恐患者自救指南,或许……

    这是微梦小院,点个“关注”,与你分享情感成长,一起拥抱温暖! 文/北望 | 图/《马男波杰克》 人间正热闹,大家交...

  • 当代社恐青年自救指南|社恐患者自愈指导

    一切心理困扰的解决,在潜意识意识化以后,就会变得可控。 《向内书写—自我成长班》的同学,在经过了两年多的动力学取向...

  • 社恐患者

    今天我完全是物理性社恐。 咽口水嗓子都会痛,更别说是和人说话了... 所以我一天几乎都没和人说话。 一方面不知道说...

  • 社恐患者

    3/1000。 我是弼马。作为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生平最厌恶“自我介绍”这四个字,那感觉像一颗橘子被剥掉外皮裸露在...

  • 社恐自救法

    社恐标签越粘越黏。 很多时候根本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不会不敢还是不喜欢。反正就是能躲就躲,不愿意浪费时间。但看到别人呼...

  • 社恐症患者

    一个自卑的,感情脆弱的社恐人。从小到现在,有些事情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其实我特别讨厌跟别人交流沟通,我有好父母,逼...

  • 社恐女患者

    她一定是最先哭的那一个吧。这个女人忍住五天未拧开家门锁快递寄放在隔壁已经三天了多棒的邻居啊下次要多去买点面条她的脸...

  • 社恐患者么

    我是不是有点社恐呢? 今天公司开会,领导突然让我发言,打得我措手不及。当时心里一阵害怕,脑子一阵空白,没准备不知道...

  • 勇者01:被召唤的社恐患者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宋杰扒开窗帘,他朝下看了一眼,路上人来人往,他又把窗帘放了下去。 “还是再等等吧!”宋杰心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次被低估的社恐患者自救事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ls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