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纪随笔

作者: 小丫头努力奋斗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19:11 被阅读12次
    周朝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王朝。从延续的时间看,它理论上存在了近八百年(一说791年,也有说868年。主要争议在周王朝建立之年);从社会形态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更耐人寻味的是,它的东周时期一般我们称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分裂时期(后世还有如此断代情况,如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周代有很多突破前朝的,可以成为中国历史里程碑的进步因素,也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甚至啼笑皆非的事件。下面笔者和大家共同分享对《周本纪》的思考

    一.对古公亶父的弃土存民做法的思考

    古公亶父是周处于部落时期的一个部落首领。在他作为部落首领时,“积德行义”,收到当时周部落人民的五星好评,成为部落男神。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古公亶父的先祖搬到了北方夷狄之地,成了“北漂”,所以古公亶父的周部落一直和游牧民族是邻居。北方熏育部落(就是后来的匈奴)或许也想一睹周部落男神的风采,多次派人来打周部落。周部落当时以仁德待之,秉承着“量部落之物力,结熏育之欢心”的原则,要钱给钱,要物给物。

    熏育看周部落好欺负,那就捏软柿子呗!不高兴了,拿周部落撒撒气,揍一顿;高兴了,拿周部落开开心,揍一顿!周部落“民皆怒,欲战”,这时候古公亶父却选择了“弃土保民”的策略。他告诉大家:熏育没有原则没有素质,是野蛮人;我们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是文明人!我让我统率的人民为了我的名誉而战,实际上是很不道德不仁义的事情,我做不出来!我们打不起躲得起,大家跟我跑路!为梦想,出发!就这样,古公亶父忽悠着百姓跟着他离开故土,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一片乐土——“岐下”。从此,古公亶父带领着周部落的人民开始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对于古公亶父“因戍夷狄逼迁于岐下”的“弃土保民”做法,笔者认为实际上是明智的!对于古公亶父的做法,笔者简要分析了几个原因:

    1实力不济。周部落虽然在夷狄之地,但是做的却是中原的事儿!他们“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使得“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一起奔了温饱!但是农耕文明就是有缺点,不如整天为了生存而奋斗的游牧民族那么勇猛剽悍!所以,周部落面对熏育部落的狂扁,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在给钱给东西都不好使的情况下,古公亶父为了保存实力,只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所以,古公亶父的弃土保民策略,说他仁爱百姓,的确有一定比例,但是更多的应该是自身实力不济,不得不跑路。

    2有了人就有了一切。古公亶父的弃土保民策略,实际上考虑了当时最重要的要素——人。在古代,尤其是夏商周奴隶制社会,生产工具落后,劳动对象原始,因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生产力的提升估计只能靠劳动者了。因而,在那个时候,甚至说在之后的封建社会,对国家强盛与否的衡量标准中,人口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公亶父是很聪明的,他知道“树动死,人动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带着人跑路!毕竟,有了人就有了希望,有了人就有了一切!

    3“岐下”之地是黄金宝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古公亶父把大家忽悠到的地方,实际上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岐下”,就是岐山脚下,现在在岐山县东北。从地形来看,它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地势平坦,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从气候来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风向多以西北—东南向为主。这些条件,都很适合农耕。从战略位置来看,“岐下”可以说是很有“地利”优势,山水环绕,要塞险峻,形成天然屏障,于是古公亶父知道“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被北方部落欺负了”。从生存居住的适宜度来看,这里有山有水有树林,完全可以作为“老家的那个屯”,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可以评选为“人类最适宜居住的地方”之一!这样一个地方,自然是古公亶父和部落人民所认可和向往的!

    4回归中原文化。笔者认为,熏育部落之所以总是揍周部落,除了周部落是软柿子好捏外,也有文明类型不同的“排异”因素,也就是说文化习俗不同。我们在拼死拼活地打猎,你们在鼓捣苗除除草;我们在马背上就睡了,你们还能睡个茅草屋;我们在用手抓肉,你们还偏得装小资用筷子!北方部落一看,这周部落和我们格格不入啊,没办法一起嗨皮地玩耍啊!于是大家都排斥周部落,熏育更是看见一次揍一次,看不见就四处寻找,找到周部落之后再揍一顿。周部落在北方没有文化认同和归属感,自然想要回归中原农耕文明区。于是周部落的迁徙,也存在回归中原寻求文化认同的原因。

    二.据虞、芮之事思古之倡导的“以德服人”

    周部落不断发展,到了西伯姬昌,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周文王时期,已经很有影响力了!以至于大家都找西伯姬昌来决断是非,姬昌无形之中还扮演了大法官的角色。有虞、芮两个部落,估计是因为地盘问题争执不下,于是他们的首领就找大法官姬昌主持公道!进入周的边界,发现“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这时候虞、芮两首领就自惭形秽了。他们想:我们所争夺的,正是周人所耻于争夺的!于是两人就羞涩了,回去也开始谦让了。这件事在诸侯间广为流传,给姬昌加了不少分!

    实际上,这件事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以德服人”,即用良好的德行使百姓信服,拥护统治者。实际上,以德服人这一词出于《孟子》,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定位于统治者统治方法的。中国人对“以德服人”的统治方法的认可和推广,主要原因无疑是儒家文化成为正统文化。后来,“以德服人”也适当应用于人际交往中。

    在政治上的“以德服人”,在古代更多的是要求统治者要有一定的德行和操守。因此,士大夫和百姓看统治者,更多就是看你有没有德行操守。像那种节操碎一地的统治者,即使再有才能,也不会有过多的赞誉;而有德行的君主,即使国家政策守旧,才干不足,只要不造成严重损失,也会受到人民的一致好评。统治者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有的统治者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就会尽力粉饰,至少在当时要堵住知情人的嘴,在事后史官撰史的时候也要干涉一下,把自己写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顶配君主!一切的一切,都是要一个完美的形象,流芳千古!

    在人际交往中的“以德服人”,更加强调用德行来感化和教育别人,以使人进步或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而以德服人的人,儒家一般称之为君子。这样,以德服人就成了修身树人的考虑标准之一了。“君子动口不动手”即是如此。而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古代中国人逐渐形成“尚文”的思想,把“尚武”者称为“莽夫”。这些情况固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之间肢体冲突,对于统治者维稳还是有好处的。但另一方面,启而不发、教而不育的大有人在,这类人可不吃“以德服人”的大道理,都是凭着拳头说话、实力才是硬道理的古惑仔。遇到这种“拼命三郎”,那就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吃亏的,一定是以德服人的一方。因此,人际交往中的“以德服人”,并不是灵丹妙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这一点古代的君子们早就想到了,便又以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来搪塞了。

    三.对武王伐纣后立刻祭祀社庙的思考

    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几千年来被“炒作”得非常厉害,尤其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问世,更是把这段历史给“炒”糊了!炒糊了,自然就变了味道!于是帝辛成了纣王,一直以来的暴君形象更是无法翻案了;周武王率领的周部落自然就成了“大救星”,万众瞩目,建立周王朝便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武王伐纣后立刻去祭祀赏的社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不得不说,《史记》对武王伐纣后周武王姬发马上祭祀社庙的事情还是记录得比较详细,也没有过多粉饰。它记载,周武王成功伐纣后,立刻修复在战争中有所损毁的商社庙和商宫,然后挑选良辰吉日,在一大帮文臣武将的簇拥下,一起到商的社庙去祭祀。武王姬发在伐纣之后,并没有大摆宴席庆功祝贺,这一点表明他和他的大臣们都比较理智。当然,也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他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名不正言不顺,需要“正名”,要一个名分——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帝辛(纣王)并非暴君,只不过是商王朝大厦将倾,积重难返罢了!

    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那周武王是一定要去祭祀社庙的。因为在那个神权思想盛行的奴隶制时期,对神大不敬是要遭雷劈的,其他诸侯和平民百姓是都不认可你的!所以姬发的祭祀第一个目的是显示我周部落是对神有敬畏之心的,是神的好子民!

    其次,因为周部落的地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姬发和周部落的贵族们都心虚啊,那就得赶紧去祭祀社庙,越快越好,以表示我现在已经继承了“正统地位”,而且这个正统地位是受命于天,不是我夺取来的,是上天安排的!此外,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各位看官一定发现了,周祭祀的社庙是商的旧社庙!实际上这是有门道的。之后,周人各种宣传“天命”思想,并声称商灭夏也是受命于天。综合这些史料,周人做的这些实际上都是要给人这样一个错觉:夏朝建立是天命,商灭夏也是天命,按照这个逻辑,自然就能得出“周取代商也是天命使然”的结论了。而周人就是想要这样的结论,这样自己的统治就名正言顺了。

    此外,周部落毕竟经历了一段“北戎”生活,即使后来又回归中原,但毕竟有这个经历,被打上了烙印。因此,周人祭祀社庙实际上也显示自己中原人的“血统”而非夷狄。毕竟在当时,夷狄在中原建立王朝,是难以服众甚至难以想象的事情!

    综上所述,周武王在伐纣之后立刻选择祭祀社庙,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的确是最优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本纪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qs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