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乱政》一节。
“他那里假装殷勤内藏奸,我便见机行事巧周旋。”
前面《三探西施》中埋下“西施收礼”的伏笔,在这一节中这一剧中之谜得以解开。且看西施如何利用伍子胥的三件礼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片段原文如下:
··········
夫差:西施啊,伍子胥道你是祸国乱政的妖姬,你作何辩解呀?(把玩着属镂剑,玩味道)属镂剑,除佞臣,斩妖姬,若伍相国之言属实,那这柄剑就赐给爱妃喽!
西施(从容道):西施为人如何,大王最是清楚,不过,蝼蚁且偷生,西施亦当自行辩解。大王不当杀臣妾,其因有三。其一,大王若杀臣妾,那臣妾媚主之事成立。臣妾入宫久矣,众人会言大王昏暗,数年来一直为妖姬所惑。臣妾生死为小事,君王名誉为大事,此为一辩。
夫差:哈哈,爱妃这番言论倒是新奇有趣。
伍子胥:奸妃,你,你!这、这纯属狡辩!
西施:相国,您忘了?臣妾宫中悬挂的妺喜、妲己、褒姒之画像,可还是您赠的呢!本宫日夜观摩,引以为鉴,又哪里敢狐媚君主呢?
伍子胥(一时语塞):你·······
夫差:那其二呢?
西施:主贤则臣直,想是那后宫亦是此理,西施平日并无谄媚大王之语,反而处处规劝大王勤政思公。故,西施妄断:西施受宠,因德不因色;大王宠西施,恰因大王贤明!
伍子胥:你你你,你这说辞,真是颠日倒月,改换乾坤哪!
夫差(拍手,大笑道):好,说得好!对了,美人如何有这图舆?
西施:此乃伍相国馈赠臣妾之物,意在让臣妾辅助大王谋求霸业。相国,您怎么又忘了呢?
伍子胥:妖女,你,你!
夫差:那三辩呢?
西施:其三(吟)“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如今吴越已成一家,越国援兵足表诚意,我吴人与越人更当勠力同心、合力北上、同袍偕作!此为三辩。
夫差:“同舟共济”····此句好生耳熟,似曾相闻。
西施:此句出自 《孙子‧九地篇》:
夫差:哦,爱妃还读过《孙子兵法》?(赞赏道)故王后就从不读书。
西施:大王谬赞臣妾了,臣妾这书,还是伍相国所赠的呢!
伍子胥(气得不住颤抖):你······你·····“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奸妃啊奸妃,你真是奸妃!巧言令色,狐媚惑主,妖言惑众,干政乱政,令君王废弃故后,令故后郁郁而终,令庙堂不宁、国家生乱!
夫差(喝道):伍子胥,休得无礼!故后喜好奢华,西施崇尚节俭;故后不读诗书不识大礼,西施却识文断字,知书达理;故后任意体罚宫人,处处无理取闹;西施却娴静知礼,圣德怜下,并处处为寡人排忧解难。她进宫多年,鲜有差错;嘉言懿行,严于律己!你如此说她,实属无根无据、悖纲失礼、以下犯上!
伍子胥(仰天长笑道):不贪小利,必图大势;鲜有过错,反是大过;嘉言懿行,却可亡国!喜好奢华,不解诗书,体罚宫人,俱是天真烂漫人性之小过;而崇尚节俭,娴静知礼,圣德怜下,却有真意全无之冷气!天哪,天哪,这是怎样一个颠倒黑白之乾坤,这是怎样一个光怪陆离之世界!
········
这一片段还未完全修改完,这段文字本身也不够成熟,以后还会再作进一步的修改。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