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个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但始终只得到一些事事而非的答案,并不能令自己满意。
如果有人告诉我,她或者他的苦恼,我总会发觉他们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办。自从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我便混迹于各种心理论坛和网站,并且自己这样倾向越来越来明显,似乎身份所需吧。
有时,我也感到无奈,自己好像是金点子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处兜售自己的智慧,如果那也算的话。听着别人叙述自己的问题,根据推断,给出自己的建议,虽然有些事情远在自己经历之外。要是遇到一些棘手的案例,我感到毫无头绪时,心中便有深深的挫败感。
我也曾遇到这样的咨客,巴拉巴拉说一大堆自己的境遇,请求我给她建议。自己建议说了一大堆,没有一个能入她的法眼。其中一些,她不假思索就直接否定。我问她自己如何考虑这个问题,是否想过一些办法来应对?她则质问我,如果我知道怎么办,我就不花钱来找你了?这话说得没毛病,我无法反驳。
2
你在干什么,是不是刚起床?
是的,你呢?
我也是,在楼底下转悠,儿子还在睡。
那你跑跑步吧。
好的,我知道了。你记得给手机充满电,可以把培训视频录下来,回来还可以看的。
知道了。
……
这是今天早上我和妻子的对话。其中,除过彼此的关心,最多的内容就是告诉对方应该做什么。
如果不告诉妻子应该做什么,她是不是会把自己的事情做不好?
不会的,她做事认真,总是会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得很妥帖。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似乎完全没有必要。
反观妻子的话,也是一样,我们似乎习惯告诉别人怎么做。不仅我俩之间如此,周遭的圈子里也是如此。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大多数人都蒙了,亟待从他人口中得到适合自己的答案,就像冤案在身,期待遇到包青天,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很多来自他人的答案被事实证明,对你我都没用。
3
最近,自己看到一本书,名叫《超越奇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这本书是关于SFBT心理疗法。在这种疗法里,作者倡导通过问问题去引导咨客找到自己的办法,做出自己的努力,极少给咨客建议,即使提及也要把咨客融入其中,让他们去感受和探索,最终让改变呈现在咨客身上。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之前所做的咨询,自己如同把咨客背在身上,他们走向何方,完全取决于我的双脚。在这种状态下,我不光累得要死,要是走错了道,还要承受他们的责问,最糟糕的是他们习惯了我背着他们走。放下他们后,他们不是变瘸了,就是去寻找下一个愿意背着他们走的人。本来他们还能自己勉强走,现在情况没有改观,反而雪上加霜。
4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扮演类似心理咨询师和咨客的角色。无论身处那种角色,都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或许你应该首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本文为原创,如需商用,请与本人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