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寒冷季节的悄然来临,心血管疾病患者又到了接受考验的时节。
2018年的亚太心脏病学会议上,来自中国台湾的研究者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成人在寒冷的天气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长庚纪念医院的心脏病专家Po-Jui
Wu指出,当气温下降时,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更容易发病,包括既往有心梗者、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者、吸烟者以及肥胖和久坐不动的人。当出现胸痛和气短等症状时,应紧急寻求医疗救助,这一点至关重要。
为什么?
气候是心血管功能的晴雨表。冬季气候寒冷,气温骤降,人体耗氧量增加,肌体为保存热量,维持正常体温,血管收缩,易致血管痉挛,血流缓慢,血压增高,心脏负荷随之增大。
因此,在冬季,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发生的概率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3倍。
如何预防?
主要从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好血压、合理用药等方面入手,牢记四条原则:
1、控制好血压。由于冬天时高血压病人较春夏时血压高,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定期复诊,如果血压有波动要及时就诊。
2、注意保暖。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特别对于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疾病更易发作或复发。
3、饮食清淡。很多人冬天都喜欢吃火锅,殊不知火锅属于高脂高盐饮食。专家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盐、高胆固醇食物和太多进补,应选择清淡、少盐的食物,多吃水果,避免过饱。
4、不宜晨练。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运动要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如中午或下午。尽量避免晨练,患者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强烈的体育运动,如登山、快跑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