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这本书从一个普遍流行的悖论开始: 即“时间需要管理”吗?无论你怎么度过每一天,时间他就像是奔流向大江的河水,不可逆转,不可改变。
也就是说,时间管理,本质上,是对目标、行为和结果的管理, 包括社交、学习、反思、实践、积累等等方面。为什么要“管理时间”(自我管理)呢?相比放任自流的人生,我们想要在有限的人生里收获一个更丰硕的人生,或者想要更高效的工作,获得更多的掌控自己。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认识自己
作者用心智来总结。
目前阶段对自我的评估:比如,基于交换原理,自己是否欲望过多,能力不足?不是存在很多利用时间的误区:速成、希望立马获得结果、勤奋的懒惰习惯。
认识自己的目的在于运用心智的力量,不断的走出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
比如我跟长时间会进入一个死结:迫切想要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于是我定了高不可及的目标,更不会将目标细分,一步一步地养成。此外,我还是个非常没有耐心的人。每一次的“改变”就反复在不断的应征一件事:哈哈哈,承认吧,你就是不行!(此处一千万个白眼)
时刻记住:
“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建立目标
基于对自我能力的正确评估之后,你就比较容易在不同方向建立合理而专注的目标,包含:健康、教育、财务、社交、事业、家庭。
发展目标
前面说到,发展目标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分段目标:将目标具体化、并量化
感知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复盘思维:建立反思思维,能够帮我们从条件性反射思维中走出来,建立更加高效率、敏锐的思维习惯。
学习技能:学习是效率的本质。而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思维陷阱等。。。。。
生活中常常发现一些现象:起床明明计划好要看完一本书,结果要么受到微信消息的干扰,要么突然想起来要买点东西,淘宝一打开,就什么都忘记了。然后接下来会陷入一种焦虑循环中:“没时间了”!等回过神来,一天是时间就没有了!
著名的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3)。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残酷对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什么是心智?
心智(1)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工作、学习上的事情,当犹豫做不做得时候,去做!
期望速成,从微观层面上看,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一个确定的事实是,几乎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欲望。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不是所有欲望都能被满足,但人们仍然不会放弃追逐尽可能多的欲望。于是,不劳而获成了每个人心中的诸多愿望之一,甚至可能是其中最大的愿望。
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才那么不现实地希望找到一个方法,靠其迅速达成目标,完结任务,获得解脱。可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时间,而且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举例来说,谁都没有办法今天怀孕、明天生产。从卵子受精到胎儿出生,大约需要40周,这个阶段无从跨越。聪明也好,力大也罢,一位母亲从怀上孩子到生出孩子,就是需要这么长时间。
除了上面这两个微观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宏观上的原因也使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奢望速成——哪怕之前已经“醒悟”过。这个宏观上的原因就是所谓的“现状使然”。 根据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布兰奇弗劳尔(2)的调查结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满意程度和其年龄分布可以连成一个U型曲线。
总的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交换才是硬道理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借助已经拥有的足够的努力和勤奋(抑或投机取巧的方法和经验),只需假以时日,定能如愿以偿。一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获得,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1),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完美永不存在
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断追求完美是事实,但前提是他不仅有能力,而且坚持不懈。为了拍出《阿凡达》(4),他在拍完《泰坦尼克号》(5)之后准备了10多年,其间经历非常坎坷。
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也会被别人称作“完美主义者”。事实上,这种描述并不准确。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未知永远存在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可以理解为,从核心问题着手,不要钻“牛角尖”。问题粉两种:已经存在的问题,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辨别必须面对的问题,不断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人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这些年我遇到的优秀的年轻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管理
估算时间
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与墨菲定律(1)同源、貌似悖论的侯世达法则(2)值得牢记: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及时执行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直面困难
上学时总有一些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却很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不禁怀疑“努力”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拖延的人也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这样看来,对逃避困难的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地完成任务,所以无论他们花了多长时间,也都没有效率(相当于分子为零)。
为什么完成任务比完美做事情更重要?以上就是原因。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关注步骤
所谓“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清楚了解一个任务的这些属性,对最终能否完成该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三思”。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2)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地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地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并行串行
把机械的事情和非机械的(需要注意力的)事情一起做,节约时间。
“番茄工作法”同时划分多个任务,多个任务同时进行,提高效率。
感知时间
感知到时间才能与时间做朋友。参考柳比歇夫肯的《奇特的一生》,更能明白感知时间的重要性。
制订预算
每天记录时间开销。如果这个习惯已经养成,我们还要养成第二个好习惯:每天制订时间预算。
如果我们能甩甩头,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知道: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请你认真面对自己想想看:过去一直是这样用理智指导自己行为的吗?
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学习
效率本质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总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习得”带来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其实,那些拒绝学习或者一不小心受了影响而把“学习”两个字妖魔化了的人真的非常可怜,他们每天都在挣扎着想要“管理时间”、“珍惜生命”、“提高效率”,却不知道他们因为当初不肯花十几分钟学习而导致其后少做了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机会,并且连只有一次的人生都没有过好。 千万不要拒绝学习
基本途径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在这样的时代,“阅读”突破了个人“体验”或者“试错”的种种局限——“体验”往往只局囿于自己,“试错”也受限于自己的阅历,而通过“阅读”,我们却可以得知他人“体验”和“试错”的结果(即所谓的“经验”),进而获得跨越时间和空间,跨越种族和国度的信息——翻译工具越来越先进,掌握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主要手段
主要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文字出现以前,人类已经能够思考,但局限于已掌握知识的数量,当时的人类很难正确地思考。
这里的主要手段指的是思考要找对方向:基本原理、普遍真理,核心原理。
经验主义的局限
无论个体、群体、或者现有知识,都不能帮助我们逃脱经验主义。
美国前第一夫人罗莎琳·卡特(14)就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想过要去的地方。(15)”这样的思考和表述,说明罗萨琳·卡特不仅智商过人,而且心智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理解那些“卓越的领导”的地步。 在我看来,所有教育失败的症结也在于此。在人们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时候,困难大都来自如何正确地理解“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从这个角度看,宗教已经没有能力承担这份工作,其必须让道于少数人已经掌握,并且正在使用也正在完善的方法——科学。科学方法是一个远远超出本书讨论范围的话题。我的建议是: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自学能力:
阅读是能够识别文字的人接收信息的过程,故在阅读之前就肯定要有一个甄别所接收的信息是否可靠和有效的过程——这显然要依赖长期培养的甄别能力。输入完成之后,信息要经过大脑进一步处理:需要记忆的,就要记住,并且可能要依赖复习才能真正记住;不需要全部记忆而又有用的,就要用文字存档,并且要想办法保证将来能够找到;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类似却不完全相同,就要花时间仔细分辨,以免将来使用的时候出差错;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有关联,就要想办法研究清楚——要知道,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要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融会贯通”……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这里提到的“写作能力”,不是写小说的能力,不是写诗歌的能力,不是写剧本的能力,也不是写散文的能力,只是写作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工具——纸和笔——有条件的话,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来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对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了解学习的进程
想要放弃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想一想爬楼梯,学习就是这样的过程,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
思考
勤于思考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3),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迷信权威”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陷阱:权威的意见可能更加准确,可是,权威也好、专家也罢,滥竽充数的实在不少。为此我们不得不常常采取“求人不如求己”策略。这也展现了一个无奈的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任成本极高的社会。
独立思考的一把钥匙是这样的——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拒绝独立思考、把思考的工作交给别人,不仅不省时间,恰恰相反,非常浪费时间——甚至浪费一生的时间。
而另外一些人(肯定是少数),在接到任何任务之后,都勤于琢磨,思考该任务的目标、实质、意义,再据此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方法。于是,他们会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去做很多领导原本未曾交代的事情。最终,他们不仅能完成任务,还常常有很多意外收获……
思维陷阱
其实我们说某个人“脑子清楚”,就是指那个人的脑子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毫无必要的、不讲根据的、混淆视听的概念。或者说,他可以清楚地了解那些概念是什么样的,以至一切在他的脑子里都非常清楚。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不夸张地讲,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似乎是大脑思维方式里面很重要的构成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容易错误的分析因果关系,得出错误的结论。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例如“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A不一定是B的理由(2)。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所谓的思维缜密,其实并非常人想象得那么高不可攀,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做到并不难。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无非两个:一,习惯性拒绝思考;二,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长期作用造成的。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6个月),时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甄别能力突飞猛进。从我得到的反馈可以看出,实践这个方法的人常常收获惊喜。其实,那就是重生的感觉。
相关命题:
读书:与时间做朋友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1)。
由于举证难度的不同,争论双方的境况常常处于这种状态: 其中一方肩负沉重的举证责任(4)。 另外一方则享有来自假设的恩惠(5)。
当有一方(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时候,讨论就没法正常进行下去了。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方法很简单,连那些不懂举证责任的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运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要求对方进行反证。 他们的逻辑是: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7)”。
案例局限
案例教学法固然相对先进,但跟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它也有自己的局限,很容易陷入一些常见的谬误。可是,很多书籍都把哈佛商学院“承认有缺陷但不得不使用”的案例教学法当作天经地义的方法,导致各种各样的逻辑错误随处可见。 其中最为常见的逻辑错误就是“以偏概全”——某种经验在某个人身上应验了,并不意味着该经验在所有人身上都会起作用。
张冠李戴
有时候,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好像还有那么一批人热衷于如此操作,因为他们发现这样张冠李戴、胡搅蛮缠竟然非常奏效
辨析感悟
并非所有的“感悟”都不是“道理”,但确实在更多时候,“个体经验”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险的,不仅误己,还可能误人——好心办坏事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的人。
克服恐惧
思考训练书籍里总是提到阻碍人们正确思考的诸多障碍,例如我的更好、死要面子、拒绝改变、顺从多数、简单粗暴的分类、自我欺骗(1)……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和恐惧带来的懦弱。
古人说,人贵自知。摆脱“自以为是”陷阱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永远存在。现今的自然界中,绝少有动物以人为主食,但还是经常出现人被其他动物咬伤或吃掉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那些动物被惊着了、害怕了,才会主动出击。同理,那些突然放弃讨论,转而“变”得不理性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在那一瞬间让恐惧占了上风,而勇气消耗殆尽。不要以为自己拥有无比的勇气,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恐惧,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的勇气不能抵御我们的恐惧。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别人的恐惧呢?
辅助工具
表达要多使用陈述事实、避免想当然的陈述方式。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交流
学会倾听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说与不说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说这个建议更有效,是因为它相比前者更为主动,更为长远。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要靠努力争取才能获得。
交流守则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正确复述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例如
“你的意思是……是吗?” 或者 “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勤于反思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应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