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总产量30%以上,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彼时,日本工业的腾飞,举世瞩目,这样的成绩与日本人卧薪尝胆、奋发努力是分不开的。
以丰田公司为例,为了打开美国市场,丰田曾派出一个日本人旅居美国家庭三个月之久。这个日本人每天观察美国人居家生活的各种细节,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全都记录下来。
此后不久,丰田公司就推出了针对美国家庭而设计的价廉物美的旅行车,该车的设计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考虑了美国人的需要,因而,在美国一上市就大受欢迎。
面对日本各种产品的强势侵入,美国公司也奋起反击。
比如,被日本的复印机公司压得抬不起头来的施乐公司开始推行“标杆管理”,就是把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拆解出来,一一与最强悍的竞争对手日本富士公司进行比对,从而找到改进的关键点。
施乐坚持对标10年,终于在复印机领域击退了富士的进攻。
日本和美国工业领域的竞争只是全球各行各业竞争的一隅,但足以见微知著。
就像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林丹的巅峰状态,与强劲对手李宗伟的存在息息相关一样,高手的竞技状态原本就是相互激发、相互碰撞、互为催化的。
体育界如此,商界更是如此。
正是各个领域、各个行当的激烈竞争和逐鹿,才促发了全球经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半糖主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