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面

作者: 简单JD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06:25 被阅读0次

    手工揉的面好吃还是和面机揉出来的面好吃?

    作为一个从小吃面的人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当然是手工揉的面更好吃。有人可能会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这纯属个人偏见。他们认为机器揉出来和人做的没有差异,这是科学进步的表现。

    那么让我们试着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两者之间的差异。

    揉面的过程是将面粉和水(不同场景可能还有少量盐、酵母、小苏打)搅拌混合均匀,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均质化的过程。如果是把牛奶和水搅拌混合均匀,那么机器肯定比人效率更高,搅的更匀。但面团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具有复杂的流变学特性,与水和牛奶相比差异很大。

    揉面的过程中涉及到两个概念,搅拌和混合。通常我们认为搅拌和混合是一个概念,但在和面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搅拌和混合是两个概念。搅拌描述流体对流,其目的是增加任一初始参量梯度的平均值;混合描述的是传导和扩散,其效果是减小任一参量梯度的平均值。可以简单地认为搅拌是宏观层面的均质化工程,混合是微观层面的均质化过程。

    手工揉面分为揉和醒两个过程,揉面是宏观层面的均质化过程,主要动作可以定义为压缩、拉伸、堆积和剪切,这些动作完美的贴合了混合理论,或者说混合理论就是从这些动作中提炼出来的。所以揉这个过程解决了宏观层面上的均质化。而“醒”是通过扩散和传到来解决微观层面的均质化。对于手工揉面来说“揉”和“醒”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光“揉”不“醒”达不到微观层面的均质化,光“醒”不“揉”,更不可能均质化。所以有追求的大厨在和面时都要求做到“三揉三醒”。刚开始“揉”的作用更强,后面“醒”的作用更强,从混合理论的角度来看“揉”和“醒”的结合非常完美。

    下面我们来看看机器和面的问题在哪里?

        首先前面说过面团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具有复杂的流变学特性。当和面机的转速不变或者旋向不变的情况下,面团更多的呈现为层流混合,层流混合是不能够实现有效的均质化。如果你不理解层流混合,那么我们再举个常见的例子,当你用筷子或者打蛋器搅蛋液的时候,如果一直顺着一个方向是不是很难搅匀?这就是层流混合的表现。如果蛋液都很难搅匀,那么面团就更难了,因为面团的表观粘度要比蛋液高的多了。

    那么和面机如何破解“层流混合”的难题的?办法总归是有的,从理论的角度来说那就是在层流混合中引入混沌。具体措施就是改变转速、改变转向、提高转速等。家用的和面机更多的是采用正反来引入混沌,破坏“层流混合”,从而达到均质化。虽然混合的问题解决了,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手工揉面的压缩、拉伸、堆积和剪切动作是一个高效的宏观层面均质化过程;而和面机虽然通过正反转解决了宏观层面的混合问题,但相比之下效率就很低了。这与人们的常规认知是不相符,主要是因为人是要休息的,而机器是不休息的,所以造成了机器比人效率高的错觉。

    另外因为能量转化效率低所以需要输入的能量就更多,但均质化所需要的能量大致是差不多的,多输入的能量去哪儿呢?在和面机的刀片与面团高速摩擦、切削时能量都以热量的形式传递给与刀片接触的局部面团了,尤其是刀尖处线速度最大,剪切应力最大,这些瞬时产生的热量也许就是导致口味变差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对于国人来说美食不仅仅能解馋,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美食制作过程的快乐并不亚于食用过程。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手工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ay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