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第二卷学习笔记

作者: 胡老师的逆袭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7:20 被阅读31次

第1章群体观念的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具有某些基础性,在群体所有思想观念的背后,都不能看到他们是民族传统时间制度和教育。

第1节民族因素。

民族性格的影响大到可以支配具体群体的具体性格,各国群体在思想行为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掌控起来也不能一概而论。

第2节传统因素。

传统代表过去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是民族性的综合反应,对我们有强烈的影响。

一个民族就是一个物种,对自己的历史塑造,所以就像其他物种一样,只能通过漫长的遗传积累进行改造。

人类诞生以来只有两大任务,建立传统结构并在其益处消失后,努力摧毁它。

第3节时间因素。

时间形成了群体的思想观念,至少形成这些思想观念得以生长的土壤。

没有任何社会运行形式是在一夜之间形成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的完成需要数百年时间,封建制度在杂乱无序的状态中存在了几个世纪才找到秩序

第4节社会政治制度。

制度是思想情感和传统的产物,而思想情感和传统不会因为法典的重塑而被重塑。

政治制度是民族的产物,它并不创造时代,而是被时代创造,人民一时的奇思怪想并不通知人民,而人民善于歧视观想的性格决定了他们需要被管理。

在特定的时代,对一个特定的民族有益的制度,可能对另一个民族就极为有害。

要想从根本上影响群众性格,在制度中找不到方法,一个民族的性格支配民族,任何不为这种性格量身定做的制度都只是借来的衣服或一种乔装打扮。

操纵群众心理的是幻觉和字眼,尤其是自由,关键词惊人的操控力,他们空洞且有力量。

第5节教育因素。

假如国家用教科书生产了一堆拿着文凭的人,却只能使用其中一小部分,其余的人只好无事可做,这样国家只能乖乖的养那一小部分人,把其他人都变成那一小部分人的敌人。

头脑只有在正常自然条件下才能形成,只有作用于感官的无数感受才能促进成长,年轻人每天在车间矿场,法庭事务所,建筑工地,医院里,见到顾客功能和劳动场景,体验自己干的好不好,亲自赔钱,赚钱才能获得这些感受,这样学生就能看到听到摸到,甚至闻到无数的小细节,不自觉的获得这些感受,静静的酝酿心智就能慢慢成熟,他们早晚能领会某种新的方法,如何组合简化节约,改进或创造。

接地气的理性,勇气毅力才是年轻人最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装备。

异国年轻人接受的教育,能让我们知道国家的未来,年轻一代接受的教育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还有最悲观的预期,教育是改善或恶化群众精神的一大因素,所以必须讲明现行制度是如何塑造这种精神的。

第1章小结

群体观念的间接因素由民族因素,传统因素,实践因素,社会政治制度因素以及教育制度五大因素,起主要作用。

第2张全体思想的直接因素。

第1节关键词套话和形象。

关键词激活的形象会产生力量,而这和他真正的含义倒没什么关系,有时词义越笼统越有利,比如民主社会主义,平等自由等词语,含义极为模糊,大骨头的书籍也不足以精确定义他们,但就是这几个小时吴仪携带着真正的魔力,他们仿佛包含一切问题的答案,囊括了各种深深的渴望和实现的希望。

研究任何语言,都能看到词汇在漫长的岁月中变化极少,但同一词语的含义与唤醒的形象会不断发生变化。

统一词语在今天表达的含义与古希腊的制度之间,能存在任何相似之处吗?古希腊时的共和,本质上是贵族制,形式是一群小暴君,联合起来统治一群绝对驯服的奴隶,贵族共和制以奴隶制为基础,没有奴隶制他根本就无法存在。

自由这个词在那个时代,思想自由是不可能的,忘义众神律法和盛邦习俗就是最大额吉,那个时代只有跟我们今天赋予它的含义,没有共同之处,对于雅典或斯巴达人来说,祖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不过是雅典人和斯巴达人祭祖的地方,绝对不是指各城邦之间相互敌视并常年内战的希腊国。

封建制度规定诸侯应当孝顺的是君主,我不是徒弟,所以国王在哪哪儿就是祖国。

词语没有稳定的含义,它的含义随着时代和民族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此,如果我们想用一个词去影响群体,就要知道这个词对这个时间的这个群体的特定含义,他过去的意思并不重要,将来被另一群精神结构不同的人,怎么理解也不重要。

当政治动荡或信念变化,让群体开始痛恨某些词语激发的联系,真正的政治家的首要任务自然是换个说法,同时不触碰制度的实质,因为制度的实质和民族的遗传结构紧密相连,改不得。

政治家最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把群众无法再忍受其旧名称的事物,换一个喜闻乐见的名字,最起码别让人讨厌,词语的力量太大了,只要选对了名称,群众就能接受最恶毒的东西。

第2节幻想。

文明出现以来,群众便一直被幻想所掌控,谁能创造幻想,他们就为谁多多的见面塑像立碑,远超任何其他人,不管是过去的宗教幻想,还是现在的哲学幻想和社会幻想。

群体从不渴望这里,他们对不合胃口的证据视而不见,如果谬误诱惑他们,他们就崇拜谬误,谁能向他们提供幻想,谁就能轻易统治他们,谁摧毁他们的幻想,他们就毁灭谁。

第3节经验教训。

要让真理在群众心理扎根,摧毁膨胀的太危险的幻想,仿佛只有经验教训才有效为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发生大规模的教训,而且必须是经常重复。

第4节理性。

群体不受理性影响,他只能理解概念之间的伪关系,所以知道如何影响群体的演说家从不寻求理性,而是操纵情绪。

相关文章

  • 笔记09|《乌合之众-群体的思想观念》

    书籍|《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第二卷《群体的思想观念》 笔记|燕子 本章笔记分5个部分,约2800 字...

  • 《乌合之众》(4)

    阅读时间:1月21日 阅读书目:《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中央编译出版社 阅读笔记: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 《乌合之众》(5)

    阅读时间:3月6日 阅读书目:《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中央编译出版社 阅读笔记: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

  • 乌合之众第二卷学习笔记

    第1章群体观念的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具有某些基础性,在群体所有思想观念的背后,都不能看到他们是民族传统时间制度和教...

  • 雪粒子《乌合之众》第二章:群体的观念

    雪粒子 【书籍】 《乌合之众》 【全书结构框架】 导言 群体的时代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第...

  • 2019-06-30

    阅读书籍:【乌合之众】 阅读章节:第二卷第二、三章 微信读书:P263-338(引号为原文引用) 任何语言都是基于...

  • 乌合之众 D9 影响群体信仰的间接因素

    《乌合之众》第二卷讲的是群体的信念与主张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今天先说间接因素。 决定群体主张和信仰的因素分为两类...

  • 昨日摘抄

    乌合之众之学习所得。

  • 乌合之众学习笔记

    法国作家,勒庞写的乌合之众,对社会和生活,影响很大,是社会心理学读者的必读之作! 一,群体的定义 他对群体作出了定...

  • 乌合之众学习笔记。

    乌合之众译者序 好故事都有寓言的性质。 在这个年代书都不贵,只是读书成了一种奢侈行为,所以睿智的人不是舍弃读书,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乌合之众第二卷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b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