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2023年度写作专栏 8期书评影评写作营(齐帆齐)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记齐帆齐商学院同窗“吾心安处”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记齐帆齐商学院同窗“吾心安处”

作者: 扬帆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22:59 被阅读0次
你是什么样的人,自然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多学一样本事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
                                  ——吾心安处
他那么热爱自己的家乡

齐帆齐老师在她的《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中说到:“写作是改变命运门槛最低的方式,你要不惧嘲笑和打击和自己死磕到底”

我很荣幸参加了齐帆齐商学院的年度写作营,也庆幸认识了江苏65后的老大哥同学——吾心安处,读了他的几篇佳作,原来他的成功是这样锻造的……

一、少年时期的作文已经初露锋芒

青春是一生中最丰富的时期。那么这份虚无,这份实实在在的生命的浪费又是从何而来?这空虚又是从何而来?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看着吾心安处同学文章里的童年时光,我沉默了良久,看着窗外孩童嬉闹的声音,我的青春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或许能从他的文章里看到中国少年那坚强和好学的影子……

或许能从他的文章里找到一丝启发……

“让读书写作成为我们的呼吸”齐老师曾说,这句简单的话语却那么有内涵,我小学的时候只是把作文当成作业,甚至觉得那是一种痛苦的作业,长大后我才发现曾经的我是多么幸福和幼稚……

他在记忆中写道:“我在读小学中学时期就爱写作,那时候上作文课总是最享受,最荣耀的时光,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在班上朗读,甚至拿到其他班级去传阅,记得我小学时写的第1篇作文是《挖山芋》,很幸运,第1次写的就被老师在班级给朗读给点评了,不知道那算不算一炮打响?”

大部分少年还在懵懂无知的时候,他已经对梦想有一种朦胧的渴望了,假设他每天只是机械的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而没有更高欲望的驱使,他的小学作文定不会完美,更没有机会让班级传阅……

大咖“蔡叔”在《上行》中写道:“一个人最终能不能上行,跟他的个人欲望是否强烈有极大的关系。”

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年后的这些成就,和强烈地“上行”欲望是分不开的,可惜那时的我并不懂得这些道理,也没有他的那种荣誉感……

他初中时写过一篇《通车了》,描写的是家门前新龙(新丰至龙堤)公路建成后首次通车地场景。

文中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物刻画比较传神,大致是老年人感慨万千,青年人奔走相告,及孩子们欢呼雀跃等等,用行话说应该就是画面感比较强。

生活在农村的他,每日要经过的那段山路、记忆中扑鼻而来的泥土芬芳,以及对“平坦大道”地向往,年复一年,感情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

但凡对家乡地建设没有一丝热爱的人,是万万不能写出那振奋人心地感受,少年时期,热爱一词就在他的心中萌芽般地成长着……

环境可以锻造一个人,也能毁了一个人,取决于你的心态。

二、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在高中小奇迹

他的文章中曾这样骄傲地记载:

“高中时有一次参加作文竞赛,当时流行看图作文是幅秋收丰收图,我没拟提纲直接动笔,生长在农村且常常干农活的我感觉很有话说,却说得很顺畅,结果没出意外得了个二等奖”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篇写母亲的文章,为强化情节复杂程度提高难度系数,我虚构了父亲在特殊年代受迫害,母亲很艰辛,却坚韧地带着我们姐弟几个成长的故事……

当时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近6旬,头发花白的海门人,他又带着海门口音,那时候我以为是上海话的普通话,在课堂上朗读我的作文。”

“读到要紧处,老师眉头紧锁,语速缓慢,语气凝重,而且声音越来越低,过程中还要将眼镜摘下来,我在座位上听得心酸又忐忑,心情和作文一样复杂,说不清是进入了自己的文中的角色,还是因为虚构情节而感觉紧张与惭愧……”

他的作文在高中时期已经展露头角了,写作益处在于梳理情绪,自我疗愈,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心境,还是青少年的他已经能从写作中找到这种共情,与自己、与家人、与这个美丽而又复杂的世界建立奇妙的联系,在构建梦想的框架时,这种感受给他的宫殿增砖添瓦!

不出所料他高中毕业后顺利考上了财经大专,顺便说一下,在八几年至九八年之间,能考上大专,在班里已经很了不起了,很多……甚者无数的人在初中就和学校说拜拜了。

那个时候毕业是包分配的,这是人们眼里所谓的“命运”,但确切的说这种命运来自自我地不断奋斗。

所以我试着体会他在那个年龄段所要放弃得贪玩娱乐,更多地把时间用在了提高自身知识课基础,上天是公平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过,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把握……

后来在工作中他不断学习深造,拿到了大学的更高级别文凭……

所以他的人生看似平坦,却也充满了挑战,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松懈,也就没有接下来的成就……

梦想永不止步

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梦想

他在《一个梦,一个梦,梦想成真》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地追求和梦想,追梦的路上,风雨兼程却也风光无限,梦想实现时,心情愉悦、心潮澎湃、心花怒放”

财经大专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到大丰市党政机关工作,期间他不断磨砺前行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统战和政协工作……

“1994年起,我被大丰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列为党外培养对象,1998年以来,先后担任大丰市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常委,第12届、第13届、政协副主席。盐城市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常委,盐城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

他在多年的政协工作和实践中,总结出的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体会。

1、注重学习方能适应形式。
2、深入调研方能解决实际问题。
3、积极投身,方能有效参政议政。
4、心系群众方能树立良好形象。

“他曾在工作中这样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围绕我市科学发展的新定位,新战略、新追求、振奋精气神、同心促发展、谋求新跨越,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大丰篇章!”

此时他已不再是当年懵懂少年,志向变得越来越远大,他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善于发现新机遇,在努力建设自己所在城市未来发展上挥洒着一腔热血……

少年强则中国强,有这种祖国意识和奉献家乡的意识,工作亦有酸甜苦辣,无怨无悔不负昭华……

人生不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从小就心系家乡,长大自然参政议政,治国安邦!

我更多是敬佩他孜孜不倦地向上精神,和树立人生道路上的榜样,而我已过不惑之年,往事不堪回首,未来标榜同学的精神,至少有个梦想,过得充实即可……

四、写作的灵感来自工作和生活

他回忆:“兴趣爱好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我们的生活因此更加丰富多彩,仁义因此更加有趣,甚至熠熠生辉”

他被分配到了基层水务工程,在这样的基层环境中工作,有艰苦也有幸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但没放弃写作,反而在基层的环境中找到了更多地写作灵感……

“2016年是个转折点,盐城市实施5个一工程,其中有一个“一桶水”工程,我受地方委派去扬州,扬州宝应大运河小镇饮水工程第1小组的工作,运河之河,古镇风情,很快让我有了新地触动”

“在轰轰烈烈的工作之余,我地创作激情一如泉涌,近一年时间写出了三十余篇情系水源地以及家乡的散文随笔。

其中《水乡荷塘》《稻花香里》《这醉人的秋》《遇上你是我的缘》《为有源头活水来》等被《扬子晚报》《江苏政协》《盐城晚报》《宝应作家》等报纸杂志与平台刊载……

当地的一个文学会,公众号平台,人民作家将我的文章安排在名家专栏上,连续刊发20篇,那个时期同在名家专栏刊发的由我区作协副主席与著名作曲家印青两度合作的冯小晴,中国作协会员在《读者》《雨花》等百余家报刊,发表近100余万字的吴瑛,文章阅读量常常过万,从此我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五、《幸运、感恩、前进》

“在工作的闲暇时,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还一同慰问区人大离退休老老领导。其中有两位老领导亲切地对我说:“你现在和过去一样,在4套班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中,那三套班子任过职……”

吃水不忘挖井人,俗话说人走茶凉,但凡能记得恩师的人,心怀感恩,心系人民!

他曾无悔说道:“是的,我是幸运的,15年前开始任区政协副主席,在这个职位上干了两届10年。5年前开始任区政府副区长,干了一届5年,本月起中旬任区领导副主任”

政协工作一干就是半生,付出了青春、也付出了真心、付出了汗水!

有时回首往事,无怨无悔即知足了……

人们常说越努力越幸运,通过不懈努力,他的文笔行云流水、文思泉涌、感悟理解更加深刻,同时结交了不少文学界的朋友!

虽然年过半百,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在梦想的路上不曾倦怠,如少年般刻苦学习,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努力活着,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这个也许就是人们眼里的成功,但梦想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更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它!

去年他又出版了自己书籍《故乡的滋味》,一位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家乡、心系百姓的灵魂创作者,他的文章能与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吗……?

他时常感慨的回忆:“人生有这样的工作经历与体验,实在够幸运了!回首往事,遗憾肯定有,但也可以说无愧无悔。

如今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定当奋力前行我对自己提出了几句话地要求,勤奋学习,倾心工作,欣赏精彩,体味人生。”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与诸君共勉”

——吾心安处

爱我中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记齐帆齐商学院同窗“吾心安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fp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