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ora哆啦美
最近总有种“书读了那么多却依旧写不出来”的感觉,想了想该是自己阅读太浅了的问题,在此时又恰好看到了叶圣陶和夏丏尊合编的《阅读与写作》,虽然内容针对的群体对象是中学生,但是自己看的还是津津有味的,像是在听博学的老师讲课,语言朴实却收获多多。
读完了“阅读什么”和“怎样阅读”这两部分的内容,发现自己在阅读上的确存在一些误区。就像书中说的“有些人把读书认为高尚的风雅事情,把书本当作玩好品古董品,好像书这东西与实际生活以外的消遣工作。有些人把书认为唯一的求学工具,以为所谓求知识就是读书的别名,书本以外没有知识的来路。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确实,之前我一直认为读书就是一项消遣,工作之余读上一读充实一下大脑,走马观花的看完了一遍,也仅仅是看了一遍而已。而在挑选“阅读什么”的时候,也是有点随波逐流的样子,看到好友圈里别人在看什么,或者最近的畅销榜单有什么书单,自己也就买来看。
针对“阅读什么”这一点,书里面写的还是很清楚的。阅读的范围分为三个,一是关于个人职务的,二是参考用书,三是关于趣味或修养的。看上去分类很简单,展开来讲就变得细致许多。
书中以学生来做例子。学生的职务是学习各科功课,那么第一类关于个人职务的书籍,就是学校规定的各科教科书,而学习教科书又不单单是上课听老师讲课这么简单。“例如国语课的读本,通常是用几篇选文编成的,假定一本有三十篇文章,你不光是要把这三十篇文章读过几遍,还应该依据这些文章作种种进一步的学习,如文法上的习惯,修辞上的方式,诸如此类的事项,都须依据这些文章来学习,仅仅记牢了文章中所记的几个故事,不能算学过国语这一科的。”
看到此时可以联想到我们自己身上,作为一名职场人,选择合适的职务类书籍还是有必要的。会计和设计师的职务是不一样的,业务内容也毫不相关,那么选择的书籍也是不一样的,针对性的选择工作需要的书籍,以专业书籍为基础,再从各方面加以扩充,加以比较、观察、实验、证明等种种切实的功夫,并非胡乱阅读几遍就完事了。
次之讲到参考书。例如在国语课学到了陶潜的《桃花源记》,如果有不明白的词需要查词典,《辞源》就成了参考书;作者是晋朝人,如果想知道晋代文的情形,就会翻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就成了参考书;这篇文章所写的是一种乌托邦思想,联想到英国一位作家写过《理想乡消息》和这篇文性质差不多,找出来比较,那《理想乡消息》就是参考书;这篇文章是记叙类文章,如果想学习记叙文的格式,就去找相关书籍,《记叙文作法》就成了参考书……
这样看来,读完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需要查阅的参考书是相当多的,这样才能够深入的理解文章,才能更好的避免“读了很多书却依旧写不出”的尴尬现象。
忽然想起上学时语文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要手不离笔,阅读时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在原文旁边进行标注。细想想这种标注式阅读和参考书式阅读还是有几分相似的,日后重读文章的时候,也许会产生新的感受,而在次看到以前的标注,不同时期的思想碰撞,想必也会是一种新的收获。
第三类是关于趣味修养的书,是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嗜好和需要来选择的,喜欢文学,喜欢绘画,喜欢宗教,喜欢什么就看什么,但是,也是有要求。书中说“最好在某一时期,勿把目标更动。这一星期读陶诗,下一星期读西洋绘画史,趣味就无法涵养了。所以在同一时期,种数不必多,选择却要精,选定一二种,预定了时期好好的读,假定这学期订好了某一趣味的书,某一修养上的书,不妨只管读去,如果读到学期完了还不厌倦,下学期依旧再读,读到厌倦为止。”
针对这一点,想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总觉得多涉猎不同范围的书籍,也没什么坏处,当然,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说是日本有一位文学家名教坪内逍遥的,活了八十多岁,却读了五十多年的莎士比亚剧本,对于这样的人虽说敬佩,但是自己是做不到了。
看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检讨了自己的阅读习惯,的确是有太多问题了,怪不得总是词穷写不出东西,是有原因的。而能够在读完书之后及时的进行总结和记录,应该也算是一种进步吧,就像现在,呵呵。
最后以夏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语:
书是供给知识的一种工具,读书是改进生活、丰富生活的手段,该读写什么书要依了生活来决定选择。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