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西艺的水墨画厚重,这是他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笔墨的理解与继承的正确性。中国传统水墨画形式技巧的基本要求是厚,也可以理解为坚实、扎实、沉实,他是笔墨凝注于纸呈现的立体状态而反映的厚度,这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的入世深沉一致。厚是中国画笔墨的根,也只有这种厚才使得中国画几千年来得以传承,乐此不疲,绵延不断。环顾历史,八大山人用笔的坚实,用墨的厚重,使得作品余味悠长,流芳百世、徐渭的画用笔沉实,以狂风骤雨般的情感再现自己,让世人折服;现代画家王子武的画以慢条斯理,润物细无声的笔墨使得画面轻润而厚实;现代画家王征明创造性的将中西用笔结合,使得画面厚重而轻灵,形成另一种特殊的美,让人耳目一新。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厚是绘画的基本要求,在审美和技巧训练中占据很高的地位,即使在绘画时让形体失形,层次模糊也不能偏离厚,如若失去,那传统将不复存在,中国画也将走到终点,也不叫中国画了。看看日本、朝鲜的国画,其发源于中国画,由于没有坚守笔墨的厚重而走向了轻率的描摹,失去应有的笔墨味道,没有真正意义的审美价值,也导致日本将古代中国画家用笔用墨轻浮的牧溪奉为国画师祖,尊为圭臬,这归根源于对传统笔墨的理解和继承,当然,牧溪的画思想境界即静是高超的,而优秀绘画作品是技术和思想境界的完美结合,形式技巧在视觉上占据了首位。
著名画家宫西艺水墨画解读 王征明/文 - 草稿 著名画家宫西艺水墨画解读 王征明/文 - 草稿
网友评论